违法建设、违法排污、违法用地、违法生产……在我们的城市里,总有一些地方被这样深深伤害着:空气中漂浮的是粉尘,河道里升起的是恶臭,身边常伴的是隐患。今年6月底,市政府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部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9个区11个地块共6700亩土地为2015年的治理目标。
今年的夏令热线,我们也听到了群众最为强烈和迫切的呼声。记者实地走访,想看到的是有关部门实实在在的行动。“还洁净风貌,还宁静生活”,这是群众最期盼的。
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毗邻黄浦江,大片土地位于二级或准水源保护区内,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涉污企业也藏身其中,多年来,刺鼻的恶臭、弥漫的粉尘、河内的垃圾,总令周边村民叫苦不迭。
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从去年开始,庄行镇加快建设用地减量化步伐,逐步清退水源保护区内的涉污企业,新鲜空气和清清小河正重回这座美丽乡村。
养猪场恶臭熏天
浦秀村光辉河东侧的华欣牧场,占地约76亩,处于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内。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养殖生猪,此后规模逐年扩大,截至去年8月,生猪饲养量已达26000多头,各类房屋棚舍共计49幢。但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现场时,原先密密麻麻的猪舍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碎石瓦砾,几台挖掘机正在空地东侧,对剩余的两排配套房屋进行拆除。
曾经风光无限的养猪场,为何遭此待遇?“不是我们不通人情,实在是它对环境破坏太大了!”庄行镇副镇长朱传锋介绍,养猪场所在的地块属农业用地,20多年前,政府为了鼓励村民致富,批准在农用地上发展畜牧业,养猪场由此应运而生。但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它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养猪场每天散发的臭味,方圆几公里内都能闻到,更别说那些住在养猪场隔壁的村民了。”此外,养猪场内的垃圾、饲料也经常乱丢,随雨水流入附近的小河,导致河水受到污染。
小工厂粉尘飞扬
类似的涉污企业,在浦秀村还有三家。其中,上海鼎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浦秀木门厂均位于北横路南、南沙港东,占地约23亩,主打产品分别是空心砖和木门,这两种材料,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木屑,污染空气;另一家则是堆场,占地约12亩,主要用来堆放钢板、水泥、木材等,每当大风吹过,同样扬尘四起。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三家企业距离黄浦江都不到1公里,地处二级水源保护区内。
朱传锋说,三家企业当初在建设时,均未取得环评审批许可,去年,区环保局曾对鼎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浦秀木门厂开出罚单,并责令两家企业停止生产,但等风头一过,对方马上又卷土重来。“只有彻底把污染企业搬走,生态环境才能改善!”于是,庄行镇在去年底,向浦秀村内的四家企业下达了“逐客令”,经过多轮谈判,养猪场老板率先点头,同意撤离,今年5月,工人正式进场拆房,“目前已经拆掉80%,剩下的也快了!”至于另三家企业,也已进入签约阶段,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搬迁。今后,这四处地块在拆除地上建筑后,将全部复垦,种植蔬菜、水稻等农作物。
逐步推进减量化
据朱传锋介绍,清退水源保护区内的涉污企业,实际上也是今年庄行镇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的一个重点。
“2015年,我们全镇计划完成减量化任务2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预安排21公顷。”为了确保减量化工作顺利实施,庄行镇明确全镇16个行政村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和管理对象的减量化工作。完成年度减量化任务的村,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奖励;完不成年度减量化任务的村,扣除有关用地指标和考核资金。
本报记者 房浩 志愿者 朱丽佳 陆易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