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化道“早癌”不开刀就可治
王志荣 葛艳丽
  “幸亏发现早!”今年已经80岁的吴女士深感幸运。一月前的一次体检,吴女士被查出食道中段有个病变范围3厘米的隆起病灶,经活检证实为早癌。但她平时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考虑到高龄及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医生建议她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避免“开膛剖肚”。ESD是一种高精尖的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技术,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达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对患者而言类似做胃镜或肠镜,操作过程在全麻下进行,患者不用开腹、创口较小,并能较完整地保留生理通道,这有利于患者保持体力,术后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并非全能,也受条件限制。ESD的适应范围仅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等良性肿瘤、较大的息肉、有症状的异位胰腺等。再深在的肿瘤或病变就不宜借助ESD来治疗。

  因此,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很重要,对确定治疗方案起到决定性作用。通常,消化道早癌基本上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间接”被发现者占多数。当出现呕血、黑便、消瘦才来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治疗时,很多病人其实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阶段。特别提醒有肿瘤家族史、息肉病史或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对于有症状的人群,更应随时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早期的最佳治疗机会。

  王志荣(主任医师) 葛艳丽(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扶阳通督话夏令针灸
慢阻肺急性加重,怎么治如何防
肺癌诊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
消化道“早癌”不开刀就可治
肛门坠胀隐痛 肛窦炎在作怪
手把手教你三伏灸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消化道“早癌”不开刀就可治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