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上午探访上海公共绿地建成的首个“雨水花园”
蓄水减缓内涝 植物净化水质
金旻矣
■ 共康雨水花园像一块储水的大海绵
  晴天时,它是一个浅凹绿地,林木茂密,植被丰富,鸟语花香;雨天时,它是一个“蓄水池”,收集雨水,净化水质,涵养地下水……最近,闸北区长临路上的共康林带内,建成了上海市公共绿地系统中的首个“雨水花园”,依据“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排水,需要时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减少积水 有效净化水质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这片占地13000平方米的林带,红色的小径曲曲折折,在苍郁的林地中蜿蜒,内有小广场、座椅供居民休憩。道路两旁,种满了美人蕉、黄菖蒲等观赏植物,艳丽的花朵在绿叶中绽放。小路尽头,一潭2000平方米的池水映入眼帘,水生植物生长茂盛,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

  施工方介绍,依据“海绵体”的理念,这块绿地是下凹式的,低于地平面50厘米左右。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圆圆的卵石阻隔泥土,地面都是透水铺装材料。普通的城市硬质路面,下大雨时水来不及下渗,只能快速涌入下水道,容易积水。而在“雨水花园”里,雨水可以被像海绵一样的绿地土壤吸收,“吸满”后通过围绕绿地的生态植草沟缓慢流入池塘或排入市政管网内,减少管网压力,减缓内涝。

  除了蓄水,“雨水花园”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雨水汇集后,其中的污染物可以被植物吸附或消减。比如,美人蕉的块茎可以大量吸收雨水中的重金属,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氮氧化物则易于被黄菖蒲吸收。

  抽稀树木 配置水生植物

  为了将林带改成“雨水花园”,绿化指导部门与建设公司多次沟通,对设计图反复讨论修改。负责建设的上海绿金绿化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戴荣强介绍,绿地下安装了下渗装置,深挖地面一米多,铺设了粗砾层、无纺布等,卵石则起到过渡和压土的作用。林间小路完全按照居民熟悉的路线修建,尊重他们的健身习惯。为了不破坏旧林地原有的林木,大型机器都不能开进来,开沟、回填等全由人力完成。

  在植物配置上,池塘和绿地周围以大量耐湿性强、抗污染的水生植物为主,比如鸢尾、吉祥草、千屈菜、细叶针茅、花叶芦竹、旱伞草、吉祥草、美人蕉、醉鱼草等。林间以原有的水杉、香樟等抽稀而成,再配以桂花、梅花、桃花、樱花、红叶李等四季开花的灌木。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林内的小气候,改善周边环境。

  “现在这里的春、夏、秋三季景观都很好,以后会再补种些冬天的观赏类植物,使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戴荣强说。

  收集数据 今后提供参照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许晓波表示,共康绿地原是一片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压线下林带。其中的植物较密,后期生长受限制,不少树木就像“鸡毛掸子”一样,树冠为了抢夺养分直往上长。而下大雨时,林带中又总是积水,居民只能“望洋兴叹”。

  改造后,这里的积水情况已大有改观,林内小气候也比以往更好,吸引了许多花鸟鱼虫。7月台风“灿鸿”来袭时,绿地里的道路清清爽爽,居民又惊又喜,直观感受到了“雨水花园”的作用。“绿地中,还设置了一些观测井,在日常维护中可以收集数据,成为今后上海建造‘雨水花园’的参照。”许晓波说。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⑦日本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打造“海绵城市” 摆脱“看海”窘境
蓄水减缓内涝 植物净化水质
建“海绵城市”,一个不能少
“海绵上海”的绿地如何建?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蓄水减缓内涝 植物净化水质 2015-08-24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