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战后70年反思录⑨德日篇
     
本版列表新闻
赴日特派记者访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
赴日特派记者访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赴日特派记者访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
应让下一代全面知晓历史
吴宇桢
■ 广岛原子弹死难者纪念碑上刻有一句誓言“请安息,不再犯错误” 图GJ
  新民晚报记者 吴宇桢

  “70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看到,日本关于那场战争的历史记忆正在被时间冲淡。与此相伴的是“不关心历史”的现象,“不仅仅是孩子,战后成长的大人也一样。战前和战后出生的人,在历史认识上的差距更不可避免”。

  “但即便如此,”他强调,“仍然应该努力让下一代全面地知晓历史。”

  历史认识复杂而多元

  讲述历史本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高原认为,在日本,历史认识复杂而多元。

  在战争记忆最为浓烈的原子弹爆炸地广岛,高原记得那里有一块纪念碑,上面有一句誓言“请安息,不再犯错误”。“碑上的这句话是说,我们以后绝对不战。”他说,战后的日本人认为,战争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人在战场什么坏事都做。“这句话没有主语,没有说清楚这究竟是谁的错误。”

  那么,谁应该背负战争责任?高原指出,发动战争的责任者当然是存在的。日本人接受了战后东京审判的一些判断,他认为,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对战争本身没有责任,但是他们有责任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传于后代。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认识问题,“据我所知,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存在”。高原说,但日本也有学者主张“大屠杀虚构论”,美化战争。

  还有更复杂的情况。他提及“偕行社”,那是一个创立于明治时代的陆军军人团体,会员超过8000名,既有退役陆上自卫队干部,也不乏二战日本老兵,这样的构成往往给人立场保守的印象。“但他们自己做调查研究,承认南京大屠杀是存在的。”高原说,“在日本,历史修正主义者并不是主流。”

  历史认识有时还面临政治干扰。高原认为,关于靖国神社问题,日本领导人参拜折射出的所谓“国家利益”现在看起来不太明确。“安倍2013年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被认为是为了巩固权力基础和唤起民族主义。但看日本媒体的调查,当时更多日本人反对参拜。参拜不是统一了日本人的看法,不是提升了凝聚力,而是造成了分裂。”

  战争史战后史都重要

  作为战后出生的日本人,高原没有亲历过战争,不过他觉得,战后的日本和战前的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战争的经验彻底改变了大多数日本人的价值观。

  “一般的日本人,战后放弃了‘富国强兵’中的‘强兵’目标,在上世纪70年代高度成长期结束后,也不再认同‘越大越好’。对那种现代化的价值观都不太重视了,而对英国学者提倡的‘小就是美’的价值观有所共鸣,对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关注。”高原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合作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有很积极的贡献。为了共创未来,日中两国国民也不应忘记来之不易的这段战后历史。”

  “这个夏天,日本人需要回顾两种历史:战后历史刻画出日本人过日子的模样,如何与世界交往;战争历史凸显反战主题,提醒人们当年如何走向战争。”这位著名中日关系专家强调,战争历史与战后历史同样重要,今年这个“有点不一样”的时节是反思的好时机,日本人需要看到历史背后的关键词:“学习”“教训”和“反省”。

  中日关系坚韧又脆弱

  谈及中日关系,高原看到了坚韧性和脆弱性。“坚韧性以经济交流为主,还涉及非传统安全合作以及社会文化交流。双方经济相互依存,文化和社会领域有很强的亲近感。”脆弱性则突出体现在安全与历史问题上,“近年有太多消极事件,两国媒体也酷爱批评对方,导致出现认识隔阂”。高原认为,双方在各个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流的基础错位,媒体应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报道。

  积极的努力也应该看到。为纪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高原主编的《日中关系40年史(1972-2012)》中文版,执笔者涵盖日本学界60多位权威学者。丛书共四卷,讲述一个共同主题:日中之间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交流合作,以及复杂化的利益与感情。高原认为这非常有意义,“日中以及世界对了解日中关系都有需求”。今后日中关系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到两个国家,还会对地区和世界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战后70周年之际,高原觉得“老调重弹”仍然有现实意义:日本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是跟中国人一样的普通人。“要全面看日中关系,日中合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目前这样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⑨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中学八年学了三遍二战史
应让下一代全面知晓历史
新民晚报战后70年反思录⑨德日篇A15应让下一代全面知晓历史 2015-08-26 2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