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字当头
郭新洋
  照片里的故事

  一代指挥宗师黄晓同,耄耋桃李满天下。

  2013年9月15日晚的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大厅舞台上,一位耄耋老人在他的学生搀扶下从听众席走上舞台,虽然是坐在指挥台上,但他挥动双臂时的姿态,依然自如生动,充满着激情,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第三乐章指挥得韵味十足,他就是中国指挥界一代宗师黄晓同。

  2015年8月24日12时54分,黄晓同在上海瑞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2岁。想不到,上述那场学生们为他庆祝80岁生日的音乐会,竟然成了他的“绝唱”。

  1933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的黄晓同,1950至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跟随富华教授学习小提琴、张巂传教授学习钢琴、邺尔教授学习作曲。赴前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时,师从指挥大师亚历山大·高克学习歌剧、交响乐指挥。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37年期间,培养了陈燮阳、汤沐海、余隆、张国勇、林友声、许忠等80余位指挥人才,他们几乎占据了中国指挥界的大半江山。

  陈燮阳好学、余隆有胆识、张国勇细腻、汤沐海聪明……对于每个学生的特点,黄晓同都了如指掌。这跟他在教学中的严谨、严格、严肃分不开。他曾经说过:“我不容许学生漏掉作品的任何细节,漏了就逃不过我这关。”他门下如今的高徒都领教过其“厉害”。陈燮阳很感慨:“他教的东西管我们一辈子,没有黄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林友声更是体会到“求学五年,终身受益。”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的眼中,黄老师在教学上绝对是“六亲不认”。

  在那场学生们为他举办庆生的师生专场音乐会结束后,黄晓同逐个点评登台指挥,一丝不苟。随后他却两眼湿润地对张国勇说自己“心里暖暖的”。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⑨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外滩十八号”达利展等你鉴赏
“严”字当头
再现《百团大战》重温《开罗宣言》
他从来不谈金钱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21“严”字当头 2015-08-26 2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