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暗访
被查企业家家都有问题
昨天的暗访“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企业、直插现场”,暗访的对象是颛桥镇安乐村的村级经济园区。在安乐村灯辉路两侧聚集了很多小企业。暗访的第一家是家家具加工企业。不过进门看到的第一幕是两幢厂房当中的快递公司。这家家具加工厂将两幢厂房当中的空地借给一家快递公司。借着两边厂房的墙,加盖一个透明天棚,快递小哥们就在下面分拣快递件了。在一旁的家具加工车间,看不到灭火器,没有通风设施,车间里粉尘飞扬,气味刺鼻。
在隔壁一家玻璃厂,厂房中搭出一层阁楼,就是住宿的地方了。厂区里两个孩子在嬉笑打闹。而在生产车间,玻璃随意堆放,地上随处可见碎玻璃渣。玻璃厂的老板将自己的家安在车间后面,变电站就在眼前。“这个老板的胆子真大!”闵行区安监局的一位负责人说。
再查一家木器厂,同样的问题。通风不畅,粉尘飞扬,生产材料胡乱堆放,没有逃生通道。这家厂将员工宿舍搭在车间后面,但这是个死胡同。一旦前面工厂着火,宿舍里的人无路可逃。在这些工厂里,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同样缺失。问他们为什么不戴口罩和防护眼罩……工人们一脸茫然。
在随行的安监工作人员眼里,被暗访的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缺失等问题”;在随行的消防工作人员眼里,被暗访的企业“‘三合一’、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突出”。随行的区消防支队一位负责人说,有的企业采用了彩钢板结构,这种材料耐火性差,一旦发生火灾,施救难度大。
相关领导
强化属地监管责任
暗访四五家企业,家家都有安全隐患,而且每家都不止一两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现场办公会议上,闵行区区长赵祝平指出,强化属地监管责任,要明确一点,为了安全,什么门都必须进、必须闯,街镇必须依法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要把握一点,不仅要解决危化品的问题,还要解决无证无照、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要记住一点,“走过场、不杀回马枪、做老好人”不可取,害人也害己。对发现的隐患,整改必须到位,该关停的必须关停,该取缔的一律取缔,执法工作必须以法治理论、底线思维、红线意识的角度去强化和提升执法目标、手段和效果。
闵行区委书记赵奇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用“大联动+”的方式统筹好企业淘汰、产能调整、人口调控等问题,进一步思考、研究并落实好村级组织如何巡查发现隐患等问题;镇相关部门如何体现守土有责、综合使用下沉执法力量等问题;区职能部门如何代表区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责任是否清晰等问题。二是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利用行业许可、证照审发等措施,有力限制落后企业生存空间。三是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村级资产运行招租将试行由镇级政府负责,必须割断村级利益链,提升区域管理效能。四是要把握好重要环节,拆除违法建筑、止新拆旧(止住新违法建筑,拆除旧违法建筑的简称)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常抓不懈。
【记者手记】
灯辉路上的小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这决不是“孤例”,到上海郊区的村级经济体里随便走走,就能找到类似的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有些地方甚至问题更大更多。一家企业从村里借了厂房,转租给另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再拿出一点面积租给另一家企业,厂中套厂,一旦发生火灾、爆炸,连里面有多少人都说不清。仓库里搭宿舍,厂房里搭宿舍现象很普遍。企业主不把安全生产当回事,员工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在上海,这类小企业数量非常多。更可怕的是,这些企业有多少员工,生产什么,镇里不掌握,村里不知晓。当务之急是,政府部门监管的触角要伸进这些小企业。如果我们不消灭事故,事故将消灭我们。
【相关链接】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和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