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老师先讲了一些美术馆的构造、分布、历史和注意事项,将各位同学的思路导入到这个极具艺术感的氛围中。随后,在她的带领下,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始参观这次的设计模型。一边欣赏着,一边仔细聆听着Wendy老师对每件汇聚设计师心血与精华的展品进行阐述,而我也将这些珍贵记忆的一点一滴记录在相机与笔记本中,深刻地烙在心里。
据Wendy老师介绍,举办这次展览是因为原研哉小时候与狗的故事,他以茶杯贵宾犬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微型隧道,让狗狗与人类的视线持平来观察事物。
项目负责人说道:“自开馆以来已经举办143次展览,在一年的时间当中,大型展览大约举办四次,小型与综合展览基本一月一次,近100至300人会来参展。这次的展览三个厅加起来有不下百件展品,是世界知名设计师从小狗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的作品。”对于位于上海的三个美术馆,她是这么介绍的:“樱花路的这家都是一些国际展览,当代艺术空间的是一些风格较年轻的作品,而朱家角的则是一些国外设计师的居所,三者各有不同。”
采访完项目负责人之后,同学们体验了放大版的“隧道”,爬上阶梯以狗狗的视野向前眺去,看到了桌上放置着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巨大吐司,让人赞不绝口。
——扬波中学 七年级 杨雯婷
此次展览是美术馆与日本设计师、某品牌艺术总监原研哉先生的第二次合作,主题为最佳的狗屋设计。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极简风格的狗屋设计。Wendy姐姐引导着学记营的小朋友们,一个个讲述着设计背后的故事,各式各样的狗屋简直叫人看花了眼。不过,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又有着相似点,简单不失大气,从狗狗的角度、视线考虑又不叫作品失了格调。不愧是顶尖设计师与顶尖团队策划出的完美作品。
——浦东新区南汇第四中学 六年级 王诺
当我走进展区时,一个明亮的大厅里陈列着许多设计师的作品,其中有一个游乐设施吸引了我。它是一个类似楼梯的通道,当我从楼梯上爬上时,我看见的是一块狗狗视线中的“面包”,这块巨大的“面包”可够我吃一个星期了。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阳浦小学 三年级 胡雨菲
整个展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为狗狗设计的一系列“工具”。首先是一个为狗狗设计的毯子,接着是一个可以让狗和主人平行相视的工具。在美术馆还有一个放大版的“面包”,我们每个人都爬上爬下的玩了好多遍。
展览的最后,“我们的人工导游”还为我们展示了几个颇有心意的设计。比如一个可以把冰块放进去的“小床”,是给狗在夏天量身定制的。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四年级 徐一川
8月14日下午,新民晚报学生记者团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的喜马拉雅美术馆(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参观。美术馆最初于2005年对外开放,当时是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于2012年搬迁至喜玛拉雅中心,中心由著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美术馆下面是商业中心。
当天展览的主题是“狗的生活空间”。我们看到了带有不同功能的狗房子,完全都是从狗的角度出发,让它们生活得更好。例如,一张带有弧形的床,由空心钢管做成,主人可以在钢管中放入冰块,让狗狗的夏天也可以很舒服。更有为狗设计的几层的大房子,让狗有更大活动空间。每个不同的设计都有特别之处,很巧妙。
艺术家如果想提供作品在美术馆展览,可以登录美术馆平台,如果作品符合主题,就有机会在这里展出。
——浦东海桐小学 二年级 陈姝妙
陈乐 言言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