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歌曲“穿越”战场
历史,只能用文字讲述?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历史?一名历史老师正踱步校园思索着这个问题。忽然,宁静的校园生活被炮火打破,在《松花江上》悲怆的歌声中,学子告别书桌,奔赴战场;四行仓库旁,将士们浴血奋战。镜头闪回,年轻学子们用歌声唱出对烈士的感激和敬仰……上午8时,在参演学校民办新北郊中学的首播现场,记者看到,这部宣传片中没有枯燥的叙事和说教,采用年轻人喜欢的“穿越”剧情,通过历史故事演绎和纪实性历史影像资料相结合,用《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保卫黄河》《喀秋莎》《在灿烂阳光下》等5首歌曲联唱历史脉络,讲述了一个特别的“音乐故事”。
主创团队介绍,影片从创作到录音,全由沪上学子排演完成,并在上海音乐学院完成录制。21所参演学校包括大学、高职、高中、中职、初中、小学等多个学段。在黄浦江畔、一大会址、中华艺术宫、四行仓库等17个上海标志性地点,同学们高声放歌。开学后,本市中小学将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活动等形式组织中小学生观看。市红理会还将在全市所有小学、初中发出倡议,各高校也将在开学后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观看。
师生热情超出想象
团市委有关负责人坦言,起初也曾担心,拍摄“主旋律”影片,孩子们是否有兴趣?但是,师生的热情很快打消了主创团队的顾虑。7月底的拍摄恰逢高温天,虽然剪辑完成的影片中,每所学校的镜头只有几十秒甚至更短时间,但每次录制外景仍需近2小时,在一遍遍歌声中,孩子们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身为85后年轻教师,新北郊中学大队辅导员杨彦和学生们一起在歌声中找到共鸣。她告诉记者,接到演出通知时,学校已经放假,老师挨个通知校合唱队队员,家长们冒着高温将孩子送到学校排练也毫无怨言,觉得这对孩子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
镜头中,风华初级中学预备班男孩韩沛君一曲《歌八百壮士》唱得荡气回肠,引人注目。校德育主任杨意岚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唱出感情,排练之前,老师们就要求合唱团员自己通过网络了解“四行保卫战”的历史,孩子的可爱神情,是真情的流露。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