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墓地是另一种公园
(美)陈 九
  (美)陈 九

  这恐怕是涉及如何看待死亡的命题,是迄今为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比如你说死人不吉利,躲得远远的,可纽约人未必这么看。今天《纽约都市报》刊载了一则消息,题目居然是“墓地周边房地产从坟包里起飞”。这记者太能忽悠,房地产都从坟包里起飞了,飞出来的是个啥?

  纽约号称是无眠之城,有些人却喜欢住在永眠人的周围。据纽约房地产协会披露,墓地周边的房产销售周期比其他地区更短,换句话说,就是卖起来更快更容易。纽约十分噪杂,难得有墓地这样安静祥和的氛围,这是为何有人宁可选择住在墓地周围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把墓地当公园了。

  国内的朋友或许很难理解这种感觉,墓地怎和公园比?它们的确很像,起码在纽约是这样。纽约的公园大都很简单,绿草树荫,几把长椅。而墓地的景色除墓碑外,几乎与公园无异,比公园更静,鸟啊,小动物啊,更不怕人。你想它们连鬼都不怕还怕人吗?所以感觉差不多。有些墓地还安葬着某些名人,这使墓地比公园更具历史感,更贵族气。如果从窗口能望到伟人长眠之地,未必不吉利。北京十三陵附近不是就盖了很多别墅吗,怎么换了皇上就没忌讳了呢?

  有些墓地管理者为吸引人们到附近购屋,还设计出很多游览计划,请你到此一游。比如绿树公墓去年的游访者高达四万人,比十年前高出十倍。好家伙,四万人的游览量,不为扫墓,只为欣赏,太不可思议!坐落在绿树公墓附近的速卖房产公司老板史蒂文说,这里环境优雅安静,在纽约是难得的,不乏有人厌倦了曼哈顿的喧嚣,而选择来此居家。他的客户爱米女士说,这里视野宽阔,没有任何建筑物割断你的视野和想象,十分享受。还有,墓地周边房产无论租金还是房价,都低于其他地区约百分之十,在经济不景气的眼下,也是吸引人的原因。

  当然,并非人人喜欢墓地,起码绝大多数华人就不喜欢,这些地区很难发现亚裔面孔。就像开头所说,这是文化问题,心理问题,习惯问题,这些问题是很难接轨的。文化只能借鉴,根本没接轨问题,能接的只是些规则,而观念是从环境中产生,存在决定意识。

  扯远了。我只是闲聊纽约人的生活方式,仅供参考。我本人是不会与纽约墓地为邻的。但也很难说,当漂泊游子变成漂泊孤魂时,谁知道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儒和道
墓地是另一种公园
胖牛与小绵羊
华灯初上(水彩)
瓯江之子郑振铎
“午茶”情缘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墓地是另一种公园 2015-12-11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