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峰寺的琴声
王奇伟
  王奇伟

  我们的女导游阿香幽默风趣,尽管在越南长大,普通话说得还算流利,只是音咬得不太准,如橡胶说成了“香蕉”,上船被误作“上床”,鞋厂则变成“鞋长”,热心的游客想为她纠错,反被她调侃了一番,“别教我,教我要教一辈子的”,大家听了都笑得直不起腰。

  旅途中说是要带游客见识一下“越式夜总会”,但我们左顾右盼难觅踪影,以为又是一个笑话,阿香却认真地用手指了指路边,那儿是一处墓地。据说,北部乡间的越南青年流行把墓地说成“夜总会”,他们经常选择墓地谈情说爱,还把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改成“月上柳梢头,人约夜总会”。这些年轻人并不忌讳墓地,反而将其当成了“福地”,是因为他们觉得唯有面对先人的在天之灵,另一半才不敢说假话,婚后也不敢“花心”。然而,墓地是何等庄严肃穆的所在,它与柔情蜜意的恋爱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也难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在返回河内的车上,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还真有那么点关联。爱情中有得意也有失意,成不成全在一念之间,结果一半留在了“天堂”,另一半落入“地狱”。

  类似的感悟在游山西绵山时再现过一回。我因隔夜缺觉,没有随同伴去参观大罗寺,午睡醒来已是下午4点,我只好独自在云峰寺附近漫步,并沿着山路一直往前走。走不多远,山间忽然飘来悦耳的钢琴声,听上去有点熟悉,像是勃拉姆斯的一支曲子。热情而略带忧伤的旋律融入清旷的天地,在我的心中弥漫开来,化为一股暖流。也许是注意力过于集中,没留神路边有块石头已经松动,一只脚踏上去趔趄了一下,差点坠落幽深的峡谷。我连忙抓住崖壁上的一棵小树,身子慢慢向后挪移,才躲过了这场无妄之灾。惊魂甫定,仍忐忑不安,原来快乐与不幸的距离,有时不过是一步之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纪录片《人类》
从呼唤古典美说开去
秋日的玫瑰,你为谁而绽放
俯仰不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云峰寺的琴声
当“茶”遇上了“音乐”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云峰寺的琴声 2015-12-14 2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