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在传统医学特别是在占领传统医学方面的引导、指导、主导话语权方面,竞争很激烈。作为传统医药大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挖掘中医药这个宝库,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这样的一个进程,需要加快中医药立法的进程。”
“现在,日本提出‘健康日本2035年’这样一个战略,其中特别提到未病战略,未病战略就是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就是我们中国传统中医的精粹‘治未病’,这说明中国的传统医学精粹,不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且都已经在实施发展。弘扬好中医药,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有主导权,如果我们不领先,不去做,这个东西可能被别人拿走,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推动中医药立法,并不是‘管’中医药的,更重要的是继承、创新、促进发展中医药,政府应当有更多的承担。对于中医药领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及各种‘脱节’:中医中药的脱节、中医临床和教育的脱节等,都需要通过立法来推动解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
“中医中药是一个理论体系,不可分割。但两者分属于两个行业,中医卫生医疗行业,中药属于生产经营企业性的。近年来,由于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用量也猛增,出现了货源不足、部分药品紧张等情况。借此机会有不法商贩制假、掺假,影响了用药疗效,必须依靠法制管理才能有效。”
——国医大师金世元
“《草案》中的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对中药材的管理作用不大,且非常烦琐,还容易给相关单位人员增加徇私和作假空间,因此,建议把流通追溯体系改为质量监测体系,由中医药主管部门来主管。”
“建议加上把中医药纳入国家卫生防疫体系,SARS已证明中医药具有强大的防疫功能。”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彤
“中医人才和中药人才都很缺乏,从事中药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行’。中药炮制人员很多不是正规学校毕业,大部分是临时工。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应重点考虑人员培养问题。”
——国医大师金世元
“建议制定改革中医高院校,课程设置和改进信息教材的方向,增加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比重,增加中医药经典教学的比重,增加中医学术经验全程的比重,增加院校特色教材的临床,带教课时的比重,如此才能够临床应用课程可行。”
——国医大师孙光荣
“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师承教育方面,证明一定要严谨。国外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从业专家授了多少课,拿到什么学位,有多少临床,哪个诊室开的证明等,一旦发现开假的,这个证明就会被取消。‘严字当头’,我们对自己更严,别人才能更相信我们。”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
本栏编辑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