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市民春晚的是“广场舞联盟”的50多位领队。在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辅导下,大妈们发起了联盟并形成定期“议事协商”制度。协商内容包括是否应该“资源共享”,例如演出服的流通、场地的盘活等。当有人说了一句:“要不,我们自己办台春晚?”立刻得到众领队的响应。
飞扬华夏社工张琦透露,广场舞队伍也各有所长。在嘉定,每个街道拥有的广场舞团队至少1个,多至有30个。广场舞大妈中人才济济——有四十出头都在上班的“快乐妈咪”,有农民妇女抱团,还有女企业家组队。
跳上市民春晚舞台的“枫之韵”就是嘉定区市民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团队。6位身穿亮晶晶红色连衣裙的中年女性和6位同样闪着光的中年男子,共同上演手杖舞《火火火》。其中之一就是领队,风风火火的梅德韵。她在封浜小学组建过铜管乐队,刚退休一年就受聘于街道,成为“体育指导员”。更喜欢舞蹈的她发展出一套“门球棒操”,再演变为“手杖舞”,就成为该队鲜明特色。谈及为何发起市民春晚,她答:“我们跳舞也好办春晚也好,又不是为了钞票,是为了开心。”除了上台,大妈们还在剧场担任礼仪接待、座位指引乃至后台催场等工作:“毕竟我们熟悉演出流程嘛!”
大妈们为何热衷办市民春晚?张琦分析:“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希望有更大的舞台。”从舞台上下来的梅德韵说:“我们是老演员了,市里经常拿奖的,如果灯光、舞美再高级点,心里就更高兴了……明年再办的时候要提升!”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