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不少人被微信好友莫名其妙地索要一种叫做“敬业福”的东西。原来这是支付宝春晚红包游戏的一部分。一些人为了赢得支付宝春晚红包大奖,不惜花费上千元去购买这个虚拟的“福”字。
“黑市高价兜售‘敬业福’的消息不知真假。某些类别的福卡难以收集,正是此类集卡游戏的乐趣所在;5种福卡的数量肯定是有差别的,只有这样,集齐者才会得到更大的成就感。”
——昨日,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回应。
“想方设法从别人那里盗取关系链,手段一套又一套,还装出一副可怜相。这种强盗逻辑也想得出,宝宝是挺苦的。”
——腾讯集团公共总监张军在微博上表态,矛头直指支付宝。
“‘用插件抢红包是犯罪,利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对等抢钱,这叫诈骗。’——张小龙”
——腾讯最近推出了“抢微信红包”软件,当好友或群中有人发红包时,软件会提醒用户有红包,让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抢到红包。对此罗永浩转发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过去的微博。
“6种微信‘红包’不能抢: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抢红包系欺诈;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不可信;警惕‘AA红包’骗局;拆红包输密码。”
——昨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广大群众。
“2015年12月7日下午,玉林俩司机因为边开车边抢红包相撞。巧合的是,俩人抢的竟是同一个红包!!醉了,这也行?更神奇的是,两个人是校友,还是在同一个校友群里抢红包。”
——近日,南宁晚报报道。
“在家长群抢红包或许给孩子们带来了不良示范,班级群是用来家校沟通的,抢红包这种功利性较强的行为,不太适合出现在班级群里。”
——最近,汉口一所小学班主任老师在家长微信群里告诫:严禁在家长群里发红包,对此,认同该做法的井冈山小学科研主任赵金雁解释道。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红包大战格外激烈,红包金额大为扩容,而且玩法也更加多元化。不过,这些看似‘创新’的活动或功能,原本是激发用户参与积极性,但由于过度营销和对发展走势预料不周全,不仅遭致用户疯狂吐槽,而且拉新促活效率下降。现在的红包已不是当年的红包!”
——科技评论主笔龚进辉
“如同红包过度营销一样,过犹不及。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建议除夕夜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红包上而忽略了老人家们的感受,毕竟他们对此还不懂不理解。对于比昙花还美丽而短暂的红包,不要玩得过度。”
——互联网问题专家“笨手蛇”
“春节红包营销不是过了,而是不及,红包不是大了,而是小了,参与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种红包营销,企业花钱买了知名度美誉度,也回馈了社会,老百姓动动手指头就拿到了红包钱,为新常态下缩水的年终奖也算是有点微小的补偿。更重要的,全民抢红包,也增添了春节的乐趣与气氛,更减少了人们外出放鞭炮的时间,为减少雾霾做了贡献。”
——科技专家马继华
春节“抢红包”越来越变味,继微信的朋友圈“毛玻璃照片”刷屏“扰民”之后,支付宝立即上线了“福卡”活动,但随即“集福红包”便遭遇微信屏蔽,掀起一轮屏蔽与反屏蔽斗争。这一活动也滋生了“黄牛党”,稀缺卡种被放到淘宝上售卖,让新春发红包变了味,其中还因集福卡活动操作繁琐,支付宝被陌生人加好友骚扰而被吐槽。
“除夕夜多陪家人少玩红包”,类似的提议获得不少网友的支持。
本栏编辑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