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识得几种“年宵花”?
上海交大教授写专著介绍“花文化”
易蓉
■ 蝴蝶兰、红掌等“年宵花”争奇斗艳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影报道
  本报讯 (记者 易蓉)临近春节,花卉市场又热闹起来,人们都习惯用花卉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你知道怎样的花卉被称为“年宵花”吗?又有哪些花卉属于“年宵花”?记者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周武忠的《中国花文化史》问世,该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花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史,令一直作为一门隐学的中国花文化重新走进现代人的视野。

  周武忠介绍,年宵花起源于广州、上海,目前蝴蝶兰、红掌、彩色马蹄莲、仙客来、郁金香等都是外来引进的年宵花品种,中国本土品种则主要是墨兰、牡丹、梅花、杜鹃、水仙等,很受市民喜爱。我国的少数民族也非常重视春节年花,比如侗族有公鸡借角除妖魔的传说,每年侗族姑娘新春采映山红献给公鸡的习俗保留至今,颂扬慷慨助人的精神。周武忠认为,这样的花文化习俗并没有文献记载,靠代代流传,是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古代文人喜欢以文会友、以花会友,历代文人作品中也有大量用花来寄托自己情感的诗词歌赋,很多花草被赋予了高洁坚韧、遗世独立的品格,可见我们很早就从草木花卉中发掘出了和人们的心性相通的情感。可惜现在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花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把这种独特的文化介绍给世界了。”周武忠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健康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首批“10后”孩子可报名上学堂
家庭医生出诊配备新能源汽车
今日立春 重在护肝
你识得几种“年宵花”?
赞助农民工妻女来上海过年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你识得几种“年宵花”? 2016-02-04 2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