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骗子冒充“电台”卷走90余万元
闵行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
潘高峰
  “你好,我们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销售部,我们最近新出了一套猴年金币……”这是上海市民钱阿婆在去年接到的“电台”打来的电话,先后骗去了钱阿婆近90余万元存款。经侦查,闵行公安近日终于将这个结构严密、流程清晰的诈骗团伙摧毁。

  去年5月,钱阿婆接到了自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销售人员“李丹”的电话。“李丹”称看到钱阿婆曾通过电台购买过产品的销售记录,于是特意打来电话,说有值得“投资”的藏品要向阿婆推荐。听说对方是电台,自己又的确购买过产品,钱阿婆没产生怀疑。

  “80年代发行的猴票现在价值180万,我们今年推出了一套金镶玉的藏品,今后的升值空间非常大。”“李丹”不停鼓吹藏品的升值空间,同时他们公司不仅销售,还可以代理拍卖。阿婆收到公司的藏品后,可以再寄回给公司,让公司代理拍卖,他们会把利润和本金都返还。于是钱阿婆自2015年5月起先后在“李丹”处购买了十几件藏品,总价值约90余万元。直到今年1月,钱阿婆发现没有一件藏品被售出,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连忙赶到闵行公安分局报案。

  接到报案后,闵行公安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经过近两个多星期的昼夜奋战,闵行公安会同北京警方,查获位于北京丰台的诈骗窝点。在抓捕现场民警看到,十几名销售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给全国各地的老人打销售电话。而当民警再次拨通“李丹”的电话时,房间内一名女子的手机响了起来。女子交代,“李丹”是其化名,她们都是老板李某从网上招来的员工,来到公司后有专人培训话术,销售的藏品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她们的工资则是由底薪加上卖出 “藏品”的提成构成。从去年4月至今年1月,她的收入已经超过30万。

  他们的目标人群就是退休老人,一般会推荐老人购买藏品再寄回,让公司代拍卖,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能拖延客户发现被骗的时间。“李丹”说,他们还会特别交代老人,买藏品的事情先不要跟家里孩子说,赚了钱再说,全家高兴。

  目前,涉案的14名嫌疑人均已因涉嫌诈骗罪被闵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C01版:特刊
   第C02版:特刊
   第C03版:特刊
   第C04版:特刊
藏品估价虚高 暗藏服务费陷阱
四十名员工被欠工资二十九万余元
骗子冒充“电台”卷走90余万元
台商“老赖”拖欠25万元合同款
2年内制造事故十余起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B07骗子冒充“电台”卷走90余万元 2016-02-05 2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