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喊他“老师”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界有三大猴王,一个是京剧猴王李万春,一个是绍剧猴王六龄童,还有一个就是锡剧猴王崔龙海。
崔龙海出生在锡剧家庭,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武戏,每天苦练“四功五法”,15岁在金坛锡剧团登台演出。到59岁退休,四十载锡剧唱下来,崔老在江南地区可谓大名鼎鼎,最出名的两台戏,还数《火焰山》和《大闹天宫》。
崔老的客厅里有一张和六小龄童的合影,他和六小龄童的师生情已经延续了四十年。上世纪70年代,崔老带领金坛锡剧团在无锡解放剧场演出,场场爆满。就在他登台表演的时候,当年十七岁的六小龄童所在剧团也在无锡演出,看到崔老表演,六小龄童一下就喜欢上了,拉着崔龙海要学怎么翻跟头。那时候,崔老会翻20多种跟头,还能一口气打93个旋子,可以在一张八仙台上连续翻20个小翻。六小龄童觉得,他父亲的猴戏不会翻跟头,形象也没他逼真。此后,六小龄童一直称呼崔龙海为老师,请教了很多演猴戏的问题。1986年那部万人空巷的《西游记》拍摄前,六小龄童还专门向崔老讨教过。两人保持了多年的通信,六小龄童还曾来常州看望过崔老。
每天仍坚持练功
为什么猴戏演得好?崔龙海说,戏源于生活。他曾养过3只猴子,同吃同住,每天观察它们的动作和表情。说着,老人现场表演起来,他双手垂胸,龇牙咧嘴双眼飞转,模仿起孙悟空来,真是活灵活现。
如今,崔老已是89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练功。在老人的卧室里,放着一张练腿功的凳子,叠在一张桌子上。一抬腿,老人就跨了上去,灵活异常。“现在老了,腰功做不了了,但腿功、倒立每天还练,倒立能撑1分钟。”(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