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自然》发表“张江发现”审稿人称其为里程碑式贡献
~~~《自然》发表“张江发现”审稿人称其为里程碑式贡献
~~~《自然》发表“张江发现”审稿人称其为里程碑式贡献
~~~《自然》发表“张江发现”审稿人称其为里程碑式贡献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蛋白家族如何
“掌管”基因表达
《自然》发表“张江发现”审稿人称其为里程碑式贡献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谁是“掌管”人体细胞内2万多个基因“表达业务”的CEO(首席执行官)?是蛋白界一个名为“MLL”的著名“家族”。为什么该“家族”天生并无活性,却能担负如此重要的使命?因为有三个调控因子当“帮手”。此事究竟是如何帮成的?位于上海张江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破解了这一生命科学界争论已久的谜团。

  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昨天以长文(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雷鸣、陈勇研究组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组。审稿人评价说:该分子调控机制的发现将是这一领域里程碑式的贡献。张江日前刚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便收获了这一捷报,可谓锦上添花。

  每个人体内都是2万多个基因,为什么你我他会存在差异?因为不是所有基因都一个脾气,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天性克制”,个别“过度亢奋”或“压抑过度”者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雷鸣研究员解释说,由6个成员组成的MLL蛋白家族,便是使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主要执行者。在MLL蛋白家族中,最出名的是“老大”MLL1,由它重排引发的白血病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0%和新生儿白血病的70%,后来整个“家族”都因这种混合系白血病(MLL)而得名。“老二”MLL2,在直肠癌和胸腺癌中高表达。“老三”MLL3被发现是一个抑癌基因,其突变在胃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肝癌、膀胱移行细胞癌等多种癌症中均被发现。“老四”MLL4的突变则在歌舞伎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等遗传病,肾透明细胞癌、淋巴瘤、前列腺癌、乳腺癌、成神经管细胞瘤等癌症中广泛存在。这些疾病相关性,更让MLL蛋白家族备受科学家关注。

  如果说以往对MLL蛋白家族的结构研究都停留在“截屏”式的静态解析的话,那么此次“张江发现”,充分运用以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为主的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全面的技术专家资源,X光、核磁共振和理论模拟计算三管齐下,实现了“动静皆宜”的全方位洞察。原来,失去了“帮手”的MLL家族蛋白,就会动个不停,无法“定格”下来执行有效调控。“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分子调控方式,属于典型的基础研究,也许能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但是两者之间还有很长很多的路要走。”雷鸣强调,即便是里程碑式的发现,也不能夸大其价值。

  据雷鸣介绍,此项研究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尤其是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实现了无缝衔接,大部分工作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内可获得“一站式解决”,上海科技大学为研究组提供了核磁共振的一个关键配件。此次发现了MLL蛋白家族的共性之后,后续研究还将聚焦六个成员的“个性”。若是在其他地方,如此规模的研究耗时将大大增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家装之窗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坚定中国自信 迈向伟大复兴
抓各项工作推进落实 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蛋白家族如何 “掌管”基因表达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举行会前活动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蛋白家族如何
“掌管”基因表达
2016-02-19 2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