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坠毁在阿富汗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空军去年有10架MQ-9“死神”无人机被毁或受损。“一架装备齐全的‘死神’价值1400万美元,”美国空军副参谋长奥托说,“然而如此昂贵的无人机,去年的事故发生率比前年增加了一倍多。”美国空军装备的另一款主力无人机——MQ-1“掠夺者”去年同样发生了10次重大事故,创2011年以来新高。此外,美国陆军也在去年遭遇“坠机阴云”,有报告称,美国陆军装备去年损失了4架“灰鹰”无人机,其中3架坠毁在阿富汗,1架坠毁在伊拉克。
虽然按照美国法律,国防部必须公开所有重大飞行器事故,但五角大楼却竭力隐匿无人机坠毁细节,不愿谈论事故详情。在去年发生的大型无人机坠毁事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事故得到公开报道,且大多数是在坠毁证据被公布后,五角大楼才被迫确认。《华盛顿邮报》分析称,美军去年发生的20起大型无人机坠毁事故中,有19起发生在境外,其中阿富汗6起,东非(靠近美军吉布提基地)4起,伊拉克3起,科威特、土耳其、叙利亚和利比亚各1起,还有2起事故,五角大楼始终拒绝透露事发地。
“英国无人机战争”网站甚至制作了一幅“2001-2015军用无人机事故分布图”,并将阿富汗称为“军用无人机的坟地”。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发生在阿富汗的军用无人机坠机事件最多,其次是美国本土(大多发生在测试过程中),伊拉克排第三位。2007年前,无人机坠毁事故集中于以上三国;到了2014年底,发生无人机坠毁事故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3个。
故障原因难以查明
从美军装备的无人机型号看,1994年首飞的“掠夺者”是其第一款无人攻击机,它是由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可连续飞行时间20小时,飞行高度可达7600米,既可配备高精度的摄像机和传感器,也可携带激光制导的“地狱火”导弹。然而,随着美军将“掠夺者”投入战场,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就一直遭到诟病。时至今日,美国空军采购的269架“掠夺者”已损失近半。一名美军官员认为,技术不成熟是主要原因。不过,这名军官同时表示,掠夺者”的表现已“超过预期”,每架400万美元的成本也是(美军)可以承受的。
据悉,美国空军目前尚有约140架“掠夺者”,预计于2018年全部退役,改由“死神”替代。起初,美军认为“死神”比“掠夺者”更大、更快、更可靠,其飞行高度可达1.5万米,可携带4枚“地狱火”导弹,飞行距离和作战能力都是“掠夺者”的2倍。然而随着坠毁的“死神”越来越多,这种无人机的软肋也逐渐显现出来。据美国空军副参谋长罗伯特·P·奥托透露,“死神”经常出现电气故障,导致失去动力而坠毁。生产商通用原子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埃尔文表示,虽然“死神”配备有应急电池,但只够维持飞行1小时,一旦机载发电机发生故障,损失率就超过30%。遗憾的是,工程师们至今也无法查明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死神”的发电机故障。
负责调查坠机事故的美国空军上校威廉姆·S·莱斯特在递交给五角大楼的报告中坦承,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由空军和制造厂商组成的联合调查依然无法确定发电机故障的原因。为避免更多事故发生,应该为“死神”安装备用发电机。
作战任务被迫削减
事实上,无人机特别是大型无人机大量损耗,已经对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索马里、也门、利比亚等国的军事行动有所影响,一些美军前线指挥官抱怨无人机数量不足。去年3月,驻中东、北非地区的美军部队指挥官公开批评五角大楼提供的无人机等侦察器材“只相当于需要数量的四分之一”。不过,美国空军官员否认这一说法,声称拥有“足够的备用机”,“坠毁事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他同时透露,造成无人机力量不足的原因不是没有飞机,而是缺少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人员不足,美国空军在2015年被迫将无人机作战任务削减了8%。这一状况相当糟糕,以至于美国空军为经常加班加点的无人机操作员发放高达12.5万美元的“留任奖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缺少操作人员的美国空军甚至向平民求助,“将更多的无人机任务外包给私人公司,以满足美军前线指挥官对空中侦察的旺盛需求”。
此外,许多美国媒体和民众对“无人机战争”充满怀疑。事实上,尽管奥巴马政府宣称无人机“定点打击”等任务“无往而不胜”,但实际上存在诸多弊端。据一份五角大楼文件显示,在一项持续5个月的无人机作战行动中,近90%的死者是遭误击的平民。还有一些美军退役官员表示,无人机空袭“催生的恐怖分子比杀死的还要多”。 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