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璎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上海总部举行记者会,回答了全球记者关于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最关心的提问。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谓热得发烫。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中国外汇储备下滑引发市场担忧。对此,周小川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始终在变动之中,它不像油田储备,更像流水。回顾过去若干年,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外汇短缺,2002年起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一度被认为积累过多,增长过快,国际上也把这种担心写到G20文件中。外汇储备过多了自然会减少,不会直线上升。他说,我们理解社会上对中国外储下降过快有一点担心,这里有多重因素。
周小川明确表示,保持我国对外的支付能力,目前没有太多值得担心的地方。重要的是宏观经济政策要正确,使不平衡因素走向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健康性非常重要。汇率政策要相对正确,不正确也会导致流动。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是宏观经济健康,大家有信心,国际有波动也会影响国内信心。如果把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搞得更有说服力,对国内结构性改革更有信心。资本流动出现一时波动会逐渐回归理性。最后关注各种国际变动,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大家加强协调,减少溢出效应需要共同努力。
对于最近外界担心中国资金外流情况,周小川继续补充说,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国内货币政策主要考虑宏观经济整体情况,不会基于外部经济和资本流动。中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中,今后利率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利率信号清晰,不要有过大偏离,逐渐建立利率走廊。
近期新兴国家货币暴跌,日欧继续量化宽松,全球进入新一轮贬值。周小川表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是大家都关注的。G20就是一种加强各国间协调的机制,实现强劲可持续健康增长。G20会否协调汇率?过去没有这么做,今明两天看G20怎么讨论。中国历来观点,反对靠货币贬值赢得经济竞争力的做法。中国的竞争力很大。去年货物贸易净出口接近6000亿美元顺差,不会靠货币贬值赢得竞争力。G20会议会通过总需求管理,结构性改革,及克服危机促进增长做出有成效的协调。
周小川提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正处于不断变动中,任何政策改革出台前应精心设计,把各种情况估计到;政策出台也面临挑战,肯定有事先没能掌握的情况。金融市场要使价格在均衡水平稳定,防止泡沫的出现和积累。金融市场各个不同的市场板块,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会有共振,每一项具体政策调整和变动,理论上要事先考虑好对市场的影响和相互共振。国际上讲,各种政策制定产生溢出效应,国际上也要作这种考虑,所有事情要预见到。今后政策制定事先模拟时要更加小心,但也不能够缩手缩脚。
对于近期市场的大起大落,周小川认为关键还在于经济的基本面。金融市场波动有时过于激烈。如果基本面总体是健康可持续的,经过短期波动后会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