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前天下午在五角场街道国顺居委会睦邻茶室看到的一幕。来聊天的还有几位“老师”,他们是君和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每周一次,他们都会来到这里举办“养心茶叙”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喝茶聊天下下棋
在如今的上海,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物质上的需求基本都可保障,但由于空巢老人增加,许多人感到精神上寂寞,出现老年抑郁、人际关系不畅、躁狂等心理问题的比例也不小。“与人交流是老人的一大精神需求。我们经常看到小区里有老人三三两两地坐着聊天,聊得很开心,但是刮风下雨就不行了。‘宜家免费咖啡’吸引老人也是同样原因。”五角场街道自治办主任陈晓燕说,所以街道就决定利用居委老年活动室的一部分或闲置场地开设“睦邻茶室”。这样的茶室,小的不过10来平方米,大的有几十平方米,添置一些藤椅、茶几,由居委会提供茶叶、茶具,每天免费开放,让老人来这里喝喝茶,聊聊天,看看电视,下下棋。
武东居委会由于老年活动室距离小区比较远,因此睦邻茶室开出后深受老人欢迎,每天来这里的有七八十人。老人们在茶室里自己组织了读书小组,还有编结、剪纸、烘焙等技艺交流,人气越来越旺。三门居委会睦邻茶室的特色则是园艺,因为这里的居民爱养花的多,所以大家在这里交流养花经,越聊越开心。居委会还特地在茶室门口搭了一个架子,展示居民自己制作的盆景。
“睦邻茶室和老年活动室不同的是,这里的活动以‘静’为主。”陈晓燕说,老年活动室合唱、跳舞、打乒乓等较多,比较热闹,一些喜静的居民就不爱去。睦邻茶室满足了这部分老人的需求。自2014年以来,街道已在19个居委会开设了睦邻茶室,今年准备覆盖到所有32个居委会。最近刚刚装修好的三湘居委会的睦邻茶室有三室一厅,130平方米,分为不同区域,已有心急的居民来参观了。
不知不觉解心结
针对老年人群所需要的心理疏导,五角场街道还在睦邻茶室引入社会组织,为老人提供服务。考虑到多数老人的接受度,所以“养心茶叙”活动看上去是聊天,但从专业的角度是“团体动力咨询”,在不知不觉中化解着老人们的心结。
国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许玉梅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70岁的老伯,为邻居改变了防盗门的开门方向而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想找人来把邻居的门拆除,还准备打官司。在“养心茶叙”活动中,咨询师发现老人的情绪低落,于是便用专业技巧和他交谈,客观地分析这件事对他生活的影响。经过咨询师的启发,老人想起了邻居的好处,其他居民也劝他“远亲不如近邻”,慢慢地,老人的情绪平复了,也不再纠结于此。过了一段时间,老伯高兴地告诉大家,邻里关系更好了,邻居外出旅游还给他带来了礼物。
家住四平路1950弄的居民甄淑敏今年79岁,是“养心茶叙”的常客。她说:“我们老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
老人的需求各不相同,社区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如何更精准、更恰当,五角场街道的做法给人以启示。
首席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