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全国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代表建议对私分、截留、侵占善款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代表建议对私分、截留、侵占善款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代表建议对私分、截留、侵占善款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慈善骗钱财就是犯罪
代表建议对私分、截留、侵占善款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邵宁 范洁 姚丽萍
  在昨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会上,代表们就慈善法草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大家都认为,慈善事业是一项高尚的事业,也是一项受人尊重的事业。它又被称为“第三次分配”,对缩小收入差距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经过数年的讨论,全国人大制定慈善法,非常必要。

  杨迈军代表说:“慈善法规定,公益慈善组织必须规范化、透明化。这部法律出台后,相信人们从事慈善事业的热情会更高,因为原来不知道捐款用到哪里去了,现在明确规定信息必须公开。”

  “现在,行善的人越来越多,可谓人心向善!”盛亚飞代表说,然而也应该看到,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利用慈善名义骗人钱财的也不少,加上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信息不对称,所以向善之人听到一些负面信息,比如郭美美事件等,心都凉了,对于他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也是严重的打击。

  邵志清代表说,慈善事业也要有准入的条件。我们现在的信用制度很好,但信用的信息应该发挥它的效用,不然就像“稻草人”一样。信用制度应该在慈善组织的设立、分类管理上发挥作用。如果有人曾经在慈善事务上违规,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发起慈善组织或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

  “我提一条修改意见。草案现在对慈善事业活动的定位,包括限制性的行为、负面清单、警戒线,都规定得很清楚。然而法律责任还应强化。”陈晶莹代表说,草案中规定,对于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慈善组织,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这样的处理明显偏轻了。私分、挪用、截留、侵占善款这些行为已经触犯刑法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建议慈善法要补上这一条。”

  盛亚飞同意陈晶莹的意见。他说,立法的本意是规范、保护合法行为,同时对违法的人进行惩处,否则法律就成为“宣言书”了。法律应该是刚性的。那些居心不良、以慈善的名义骗钱的人,或者私分、挪用、侵占善款的人,比非法集资行为还要恶劣。非法集资至少表面上承诺要还钱并给你利息,慈善诈骗却什么成本都不要。

  陈晶莹说:“慈善本来都是济贫救困的,这样做就是罪过啊!”

  “对于利用慈善名义获取不义之财的,一定要严惩,达到一定数额就要刑法伺候!”盛亚飞说。

  特派记者 邵宁 范洁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北京上海住房信贷政策不变
利用慈善骗钱财就是犯罪
数量多 提得准 接地气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关注A02利用慈善骗钱财就是犯罪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