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古开今探新路
恽甫铭
■ 徐立铨画《似锦如霞》
  ◆ 恽甫铭

  在年轻画家徐立铨的履历表上,除了上海书画院浦东分院院长外,还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特邀委员。他的专业水平在同龄人中,也是佼佼者。

  “为继承海派艺术传统,为活跃海上画坛做点工作,是我的分内事。”徐立铨如是说。担任上海书画院浦东分院院长5年来,尽管分院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上级没有投入一分钱的资金,徐立铨硬是凭着广泛的人脉和坚强的毅力,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每年都要组织、承办大型书画展。

  上海浦东出生的徐立铨,14岁时便由沪上著名画家王个簃的高足董芷林引领入门。他知道,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唯有突破前人的藩篱,走自己的路,才能画出新意来,为此,他师法自然,跋涉千山万水,捕捉美的瞬间。在新疆吐鲁番,他观察过美玉葡萄;在内蒙古,他惊喜地观察到多头向日葵;在西双版纳,他记录着奇花异草;上海植物园更是他经常写生收集素材的地方。他不满足自己的画“形似”,追求“超以像外”;体现立意高,墨彩足,气势足,富有境界时代感。徐立铨经常画牡丹、紫藤、莲荷、秋菊、石榴、向日葵、三角梅、木棉花……那都是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难能可贵的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他掌握了用墨用色用水的诀窍,运笔随机中,画面呈现出墨色淋漓、灵动多姿的感觉,酣畅中透出清韵的风姿和飒爽之气。

  近40年的学习、摸索和实践,徐立铨深得吴派精髓。尤其是大写意花卉,在笔墨的挥洒间透出的豪迈之气和磅礴之势,直承缶庐之神韵。吴昌硕的后继者不计其数,但有大成就的皆为追求独立艺术风格、拥有独特艺术品格之辈,如齐白石、潘天寿等。正所谓“师其画,不如师其意;师其意,不如师其心”。徐立铨深谙此理,对宗师画风的继承不能只停留于技法,而是学习和传承其艺术个性和品格。凭着才气、勤奋和气魄,在对传统笔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借古开今,出新意,探新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借古开今探新路
古文字书法出新意
千工面板 榫卯之美
承旧启新的西泠社长沙孟海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借古开今探新路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