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文字书法出新意
华振鹤
■ 金文对联:积照涵德镜 素怀寄清琴
  ◆ 华振鹤

  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面目繁多,各具魅力。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发掘中新的古文字不断涌现,更吸引着书法家进行古文字创作的兴趣,从而掀起阵阵热潮。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金成志先生,便是在这股热潮中崭露头角的书法家。

  这些年来,金成志以考古学家般执著,把秦篆、楚篆、籀文等古文字创作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而于铁线篆、中山三器铭文用力尤勤。不过在此之前,他对其他书体也下过很大力气。正是从邓石如那里,他认识并喜欢上了铁线篆。经过几年努力,终于由形似而神似,创作出来的作品颇有瘦劲刚健、笔意灵动、粗细圆匀、结构均衡之韵味,并获得同道好评。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河北省平山县发现了战国时期的中山国遗址,出土了大批器物。其中三件因刻有铭文而备受关注,世称”中山三器“。”中山三器“一出现,那风格独特的文字书写形式顿时引起书坛重视。不少书法家闻风而动,或将其笔意融入自己的创作,或尝试纯“中山三器”铭文的摹写。不墨守成规的金成志同样意识到:要是把这灭绝了二千多年的珍贵文字化作书法创作的源泉,自己当可更上层楼。后来的实践表明,他走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集句”之路。就是说,他一方面致力于中山三器铭文的摹写,努力把握其纤细劲秀,典雅飘逸、布局均匀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克服种种障碍,对铭文重新组合,用来撰写历代诗词名篇,包括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孟浩然《过故人庄》诗等。于是,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交相辉映,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可观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借古开今探新路
古文字书法出新意
千工面板 榫卯之美
承旧启新的西泠社长沙孟海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古文字书法出新意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