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时间宽裕了,写作的劲道却没有年轻辰光足。有时候写点闲文,不过更有乐趣的是翻阅、整理过去发表的一些作品,回忆逝去的岁月,倒也蛮有味道。
最近看到刘家桢在电视里讲,他配音的角色超过7千个,乍一听,真有点震撼。但细一想,他几十年的配音生涯,一年365天,统计一下,也就不惊讶了。我翻了一下自己的几十本剪报集,从1972年8月20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作品,到现在写这篇短文时,有记录的已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336篇(部)。前些日子,我从已经正规出版的一百几十本专著中,挑选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封面,从去年11月18日起,每天在微信上发一幅封面,配一段文字,至今年2月25日,共发了100幅封面。朋友圈内点赞者不少,有几位仁兄天天点赞,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过去出版一本书,过五关斩六将,七审八审的,很难。现在自媒体时代,谁都能出书。只要不交出版社出版,更方便了。眼下我准备把放在微信上的100幅封面,制作一本《庄大伟作品封面百图》,自己设计装帧,用作自我欣赏,也算是自己退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件乐事。
凡事只要你肯坚持去做,再有个量化统计,日积月累的,数据出来,都会使自己震惊。就像你如果坚持画画、书法……乃至唱歌、唱戏、练瑜伽,数据统计出来,同样可观,一样的道理。我感到,没有功利目的的写作(或者画画图、练练字……),动动脑筋动动手,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养生,非常适合我们退休朋友圈里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