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提深圳艺术,很多人就想到手工美术工艺品山寨基地大芬村。
大芬村是干什么?大芬村是一个山寨作坊,和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的工坊,在大芬村有上万个手工绘画工人。
而且大芬村的绘画工人大多数文化程度比较低,没有经过普通高等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基础训练和美术理论教育。你去大芬村逛那么一圈,大芬村的海量油画大多连最基本的绘画规范都没有达到。
大芬村的画廊经营者大部分是画工出身,文化教育程度也很低,这点正是大芬村的死穴。
大芬村的最大发明,就是对手工油画绘制过程进行流水线作业的工业化改造。以前由一个人绘制一幅油画的生产过程,在大芬村变成由50个人分工流水线作业式绘制生产。
大芬村把本来就是农业文明形态的低等智力的手工绘画,分解成更加低等智力的工业流水线作业,完全没有接受过绘画教育的农民工,经过短期培训几十天之后,就可以加入这个绘画流水线作业。
20年前,深圳大芬村发展出零基础油画培训,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行画产业需要大量的低端劳动力,所以20年来,大芬村将几十万零基础农民工培训成职业行画家。但现在,零基础油画培训已经被大芬村淘汰了,为什么?因为大芬村行画产业升级了,农民工的零基础油画卖不掉了。
国内搞零基础油画培训的机构很多,有几百几千家,一些金融机构和一些画院协会都在搞。用零基础油画培训来培养艺术兴趣是可以的,把画画当作一种卡拉OK式的娱乐也是很好的方式。
现在再去忽悠农民画画谋生,就等于煽动农民去造飞机,飞机的影子还没摸着,连地都荒废了,农民就这样饿死了。他们还没有成为画家之前,就会逐步失去劳动技能,最终的结局就是利用画画来博取同情心的变相乞讨。
大芬村很多高级职业画家的画价低到帮人画一幅画只收5~10元,但他们一天可以画100幅,每天收入500~1000元,已经可以算是中等收入了。
但经过了20年的美术教育大跃进,国内美院系统每年就有几十万画家毕业,国内的美术人才已经严重过剩,长年滞留宋庄的有几万名画家。国内画家群体拥有几百万人,经过长期职业训练和极具艺术天赋的画家,能依赖卖画生存的都是寥寥无几。
所以,教农民画画,教一个害一个,教一批害一批。教一个没有艺术天赋的普通人成为职业画家,那会害了他的一生,因为他成功的数学概率比中六合彩还低。甚至会因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宋庄有大量科班出身的职业画家就失去了劳动能力。
大芬村属于低等智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大芬村是靠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坊的商业模式,以低廉的劳动力复制手工油画这种建筑装饰品起家的,大芬村画商的财富积累就是这样得来。
大芬村的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坊商业模式,与深圳早期大量的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厂的商业模式一样,低廉的手工劳动力才是大芬村的优势。
但现在大芬村的优势已经给更加低廉的内地城市和越南等国家所取代了。这些年来,大芬村在不断动荡中,未来大芬村模式肯定是会慢慢扩散到全国。未来10年的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山寨油画。
有些中国乡村全村男女老幼都是画家,比如画虎村,全村男女老幼都画老虎,价格低的一幅也就几元到几十元。
大芬村浓缩了国内艺术工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境,从对大芬村的分析中,可以管窥中国艺术工业的原貌。
大芬村的起伏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商业模式的失败。大芬村这种靠短期租赁关系为主的小商品市场模式,最终肥起来的永远都是大芬村的房东。画家如农民工,画商如包工头,房东如地主,房东肯定会压榨包工头和农民工的。
画商之间你死我活地残酷竞争,村民以房租的方式要榨干画商和画家的利润。大芬村房租已经高到每平方月租500再加每平方1万的喝茶签字费。画商压榨画工,房东地主压榨画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恶性竞争,宁愿斗个你死我活的,也不会拉起手来把事情做大。
编制艺术的梦幻,严重误导公众也是误导了大芬村这类性质艺术村。有些艺术村装神弄鬼地建起了美术馆,这些美术馆比陵园还冷清。有些毫无艺术含量和艺术才华的农妇被炒作成天才,最终会被发现是一场骗局。
去掉那些厚廉无耻的艺术忽悠,去掉那些浮夸风的艺术产业,去掉那些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去掉那些海市蜃楼的暴富幻想,去掉那些庞氏骗局的艺术天价诈骗。大芬村会回归到一个装饰和工艺品类型的小商品市场。
画工就是绘画工人,和农民工一样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美化民众生活做出贡献。画工群体值得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