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戏剧诞生之初,是没有“剧场”这类建筑的,尤其是观众数量超过一个家庭时,是在各类公共空间上演的。古希腊时代,斗兽场也是圆形剧场。大部分中国古戏台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亭子。那时候,演员没有麦克风,也没有声光电和多媒体。
因而,在广场、街头、咖啡馆,甚或任何一处平地上看电影的效果会打折扣,但是看戏的效果绝不会折损,甚或还能提升——因为,戏剧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让观众体会多样性的艺术。在戏剧中,有“环境戏剧”一说,亦即随着环境变化而设计的戏剧。同一出戏,因为在河边演或者在天桥上演,会形成不同的台词和情节走向。这就是“表演艺术新天地”的魅力。
环境戏剧给路人带来流动的风景,还能扮美城市空间。它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让演出与生活之间无缝,让美融入当下,让城市浸润在艺术之中。这才是一座城市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艺术气息。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