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失信老百姓
蒋永华到朱泾做了5年书记,5年里,朱泾镇新菜场开张了,幼儿园建成了,村路亮灯了,棚户区改造启动了……一度又脏又乱的千年古镇,旧貌换新颜。
行走在朱泾镇的大街小巷,说起蒋永华,人人都说好,老人会说,“这样的好书记,我伲老百姓认”;就连90后的小年轻也知道他,“我们见面都叫他‘大大’(金山话爷爷)”。
蒋永华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很多“名言”,都少不了老百姓这三个字:“有权就把权力用在老百姓身上”;“自己不把自己套牢,老百姓就会把你盯牢”;“干部失信老百姓一次,以后再努力一百次也没用”;“宁可折旧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折旧老百姓的信任”。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朱泾镇很多居民都有蒋永华的手机号码,电话接通后,蒋永华都能报出对方的名字。
刚到朱泾上任时,蒋永华来到金汇居委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居民们没给这个“新面孔”好脸色,质问:“城南建好的厕所为什么不开放?说了五年的城南菜场为什么不建设?写在人代会报告里的城南幼儿园有没有建造的可能?蒋书记你是真来解决问题的,还是来作秀的?”一番话火辣辣,蒋永华听了之后心情很沉重。他对班子同事讲,“也许我们做干部时间长了,可能麻木了,把养育我们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听过算过了,如果我们不为百姓干事,这样发展下去我们会失信于民,甚至会被群众所抛弃。”问题一个个解决,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城南菜场营业了,城南幼儿园开园了,朱泾体育中心迎客了,城南生活服务中心接待居民了,万安街、人民路翻修一新,住宅小区一个个拔地而起。
周六保证不休息
蒋永华刚来朱泾镇时,为了快速摸清“家底”,真实了解全镇群众的切实需求,仅用了三个半月时间,他就把全镇11个村、17个居民区跑了个遍,他骑车走民情,他脚步访民忧,让全镇的大小干部“惊呆”了,大家都戏称蒋永华是“拼命的书记”。
蒋永华不仅对自己“狠”,对朱泾镇政府的干部也“狠”,朱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日新说,“永华书记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2013年,待泾村养猪场是市里的督办整治项目,年底前必须拆除。在现场会上,蒋永华对张日新说:“日新,你这段时间就待在村里办公吧,等猪场拆了,任务完成了,你再回来。”他就是用倒逼的方式,把年轻人逼到一线去,逼到基层去,经受考验,接受锻炼。
翻开蒋永华的2016年工作计划:金廊公路向北延伸,320国道拓宽;星辰广场建成,20公里长的滨江步道上有络绎不绝的晨练者;棚户简屋改造封顶,渔业村整体搬迁……密密麻麻写了近两页纸。
有记者问蒋永华最遗憾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八个字:“老得太快、懂得太晚。”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5年前这是他的承诺,5年后这已是他的习惯。
蒋永华当过20年小学老师,曾是枫泾镇小学的校长,了解蒋永华经历的人都说,“老蒋骨子里有一股教书匠的执着和认真。”
出生在枫泾农村、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农民,蒋永华一直记得母亲的叮嘱,“永华啊,要记住,你是农民的儿子,要吃得起苦,吃得起亏。一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经历过跌宕的青春,改革开放后参加高考,蒋永华诚恳地说:“我对党、对这个时代怀有感恩之心”。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