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别下跪
采访中,不少市民同情《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的举动。“毕竟他也不只是为了利益,也是为了老电影人的努力,为了一种情怀。”市民坦言制片人也是无奈之举,“他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关注电影本身,也关注传统文化,出发点并没有错。”
还有市民表示,“这恰恰说明了国产文艺片的悲哀,大片有钱可以打通渠道。文艺片只能靠下跪来求排片,实在很心痛。”
但不少市民也坦言并不支持“下跪”这种形式。“有什么话可以好好说,不一定要下跪。”有市民称“下跪”有些过激,“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样下跪让自己尴尬,也让别人难做。”
有市民认为下跪虽“情有可原”,但方法不可取,“如果跪一跪就能有排片,那你让那些因此排片少的制片人怎么想呢?”市民还反问称:“只要自身过硬,为什么非要去求别人呢?”
影片质量才是硬道理
谈到国产文艺片的现状,不少市民也表达了忧虑,“像《美国队长3》投入大,画面炫,渠道全。都不需要太刻意的宣传。但不少国产文艺片资金有限,缺少渠道,很容易就被埋没了。”
“现在的观众品位越来越高,文艺片并不是没有市场的。”也有市民提出文艺片制作者们应该沉下心来,不要过多考虑“票房”问题。
有市民认为,“都叫文艺片了,受众本身就不大。”市民认为文艺片既考虑收益又考虑文艺是很难“两全”的。“其实只要做好影片本身,口碑好了,自然会有很多‘自来水’来为影片呐喊的。”
“现在的片子都是靠朋友圈口碑传播。”有市民称“打铁还需自身硬”,文艺片最重要的始终是做好自己,“好的东西自然会有市场,不用太介意宣传渠道。”
好片子也可“下社区”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为国产文艺片“建言献策”。有市民认为,国产文艺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格调”过高。有市民建议,“虽然是文艺片,但也可以增加一点接地气的元素,并不是说高冷就是艺术,加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普通观众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还有市民称,文艺片可以在叙事手法上更加“大众化”一些。“未必需要多大的投入,也未必需要多少的排片,但确实需要更好看的内容,关键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也有市民从渠道角度为文艺片建言,“有些东西未必一定要求着院线。现在的电影票也不那么便宜,不妨可以拓宽下渠道。比如网络,比如线下社区。”市民建议文艺片应该更加精准地找到受众。“比如《百鸟朝凤》这样的文艺片,就可以去一些社区播放,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能更好地推广传统艺术。”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江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