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是个“头上长角”的人物。打球时如此,退役了也不例外。离开赛场,她还是个腕儿。
放下球拍,回归生活。在小家庭的经营中,李娜也赢得了大满贯。去年6月李娜的爱女出生,上周,她又在微博上与众人分享喜讯——娜姐二胎在怀。当年“三年抱俩”的豪言壮语,生生地被兑现了。“养儿育女,是我想要的生活。”她和姜山两人尽量亲力亲为照料女儿,“多亏了女儿,姜山减肥成功,我也瘦了。带孩子,可比打球累。”一脸滋润,印证着她的幸福。能够在中央球场上演巅峰对决,是职场上的强者,能够在柴米油盐中游刃有余,是生活的强者。往往,后一项更费心思,更显艰难。
但别以为李娜只安于家庭生活的和美,她的心胸不只于此。带着肚子里的第二个宝宝,李娜昨日又出现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网球学院。这项“通往温网之路”的中国青少年精英夏令营,得到大满贯女单冠军的“指点江山”。“现在的孩子真幸运,参加青少年温网比赛前还能提前接触草地,并有专人培训。”李娜17岁参加温网的青少年比赛,她甚至带着彩色球衣而去,不知温网只容白色的传统。“你们一定要去温布尔顿的博物馆看看,对网球有更多认识,才能让你更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生活中的儿女情长,成为李娜的一种全新修炼。她变得柔软,一低头便是温柔。有小球员唤她姐姐,她笑得合不拢嘴,很真。
离开网球赛场,但李娜从未推开网球。去年临盆前出席劳伦斯体育盛典,贯穿全年的各种网球推广活动,仍在酝酿中的网球学校,她希望凭一己之力最大可能地将中国网球推向世界,将世界网球带回中国,“网球学校的开办还没有时间表。事情非常复杂,不同环节、方方面面都需要斟酌。我希望一旦开出来,就能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放心成品’。”连泛滥屏幕的真人秀,李娜的选择也慎之又慎。“其实受到过好几个真人秀的邀请,开价都很高。但你不能只认钱。我和姜山都不是演员,体育不需要演技,我们希望表现真实的体育力量。”完成《来吧,冠军!》,李娜心有所动。她和姜山已经确认全程深度参与央视制作的大型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经典体育项目取代娱乐化的游戏竞技。“我还会参与内容制作领域,确保节目又好看又有意义。”
一刻不闲,后竞技时代的李娜更忙了。一登场,她还是众星拱月的娜姐,一如从前。经纪人埃森巴德说:“以前,李娜是运动员。往后,她将是体育家。”
首席记者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