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养鱼”近一月今天收网~~~
“养鱼”近一月今天收网~~~
“养鱼”近一月今天收网~~~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鱼”近一月今天收网
浦东上午查扣克隆出租车13辆
孙云
■ 今天上午9时40分,浦东新区合庆镇共一村,一辆车后备箱里藏有假出租牌照和顶灯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孙云

  核心提示

  克隆出租车上路行驶,不仅扰乱运营秩序,更因为其无视交通法规,在遭到检查或发生车祸时,行驶更加肆无忌惮,曾多次发生肇事逃逸甚至拖带执法交警事件,严重危害道路安全,因此,始终是交警执法中的打击重点。浦东警方利用大数据平台的“独家秘技”时空比对数据监控手段严厉打击克隆出租车非法营运等突出违法行为。上午,本报记者随警方到四村九处查扣克隆出租车。

  今天上午,2辆警车闪着警笛快速接近浦东新区曹路镇新星村,坐在车上随同采访的记者看了看手表:8时50分,暗暗镇定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拿出采访本和钢笔,随时准备记录下抓捕现场的精彩场景。“会不会抓不到?”面对记者的提问,浦东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科长沈明自信地反问了一句:“抓不到?战斗开始前,我从来不想这个问题!”127分钟后,“养”了近一个月的曹路镇、合庆镇4个村的“鱼塘”里,收网同时结束,浦东交警出动15名警力、7台警车,并有协警等20余人配合,共计查扣克隆出租车13辆。

  调查 寄生城郊结合部

  城郊结合部是克隆出租车最喜欢寄生的地方,在这里找个僻静地方停车不容易被发现,做生意也比较容易,相反,在市区兜兜转转风险太大,在农村地区又没生意。所以,今年全市已经查获的100余辆克隆出租车基本都集中在城郊结合部活动。在这些地区中,地域广阔的浦东又是重灾区,仅浦东交警支队今年初至今打掉的克隆出租车就有60余辆,而在去年全年,更是打掉100余辆,数量双双位居全市第一。

  曹路镇新星村、永乐村、建新村和合庆镇共一村等村落就是典型的容易受到克隆出租车司机青睐的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位于外环线和郊环线之间,村里本地人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大量空余私房出租给外地来沪人员,这既给他们租赁价格较低的民房居住提供了便利,被举报的风险又比较小;同时,这里还有不小的市场潜力,附近有地铁站和几所大学,去机场接客人也很方便。所以,当浦东交警事故审理科的民警根据线索跟踪几辆克隆出租车到这里时,又发现了鱼塘里还有更多的大鱼,克隆出租车总数达到近20辆。

  侦察员们乔装进村,伏击守候。因为一路上十分小心,这几张陌生面孔的出现,并未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他们照旧每天在村里进进出出,一会儿有的开出去做生意了,一会儿有的开回来休息了,一会儿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捣发票等克隆行骗的工具。

  收网 四村九处隐身地

  今天行动的线索最早来自于市民反映乘坐出租车时交通卡被掉包的举报。民警通过大数据平台,在茫茫车海中锁定可疑车辆的行踪,在电脑第一波粗筛的基础上,再辅以民警的人工识别,让克隆出租车无处可逃。

  上午9时05分,交警在曹路镇新星村星火桥边发现一辆被车罩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车辆,掀开罩子,一辆大红色的“法兰红”出租车露出来,车身上本应张贴的公司名称、服务电话等都被摘除。车牌号为沪FN6572的这辆车,车内防护板上张贴乘客须知中写着的出租车公司名称却是衡山。车前挡风玻璃上张贴的交强险、环保标志、年检标志等都是伪造的。计价器和营运证被藏在储物盒里,雪白的营运证簇新得不正常,交警告诉记者:“34号码开头的营运证应该是几年前发放的,天天插在车前挡玻璃下的仪表台上,早应该晒黄了。”

  9时30分,在合庆镇共一村顾家宅53号门前,一辆拆掉顶灯、号牌、计价器和服务卡的“大众”出租车落网,后保险杠上配涂的公司内部编码为N-1,与大众公司常用的编码方式不吻合。藏在后备箱里的号牌是沪FU3069,与车架号不吻合。民警介绍说,克隆车的司机大多白天休息,晚上活动,离开时一般都会取下顶灯、号牌和计价器,避免被眼尖的群众举报。

  10时07分,民警又折返回曹路镇,在永乐村里陆续发现5辆克隆出租车。记者看到,两辆从小路开进村落深处停在民宅前的两辆深红色车辆中,一辆车况比较整洁的车辆粗看有点唬人,但细看之下还是现了形:其顶灯为松江的方信公司,车内防护板上张贴乘客须知中的公司名称却是日升;藏在后背箱里的号牌沪FW0041材质较软,字符凹凸不明显,号牌四周棱角不分明;伪造的环保标志、交强险标志等张贴位置较低,已经遮住了副驾驶座位前挡风玻璃一半的高度,影响视线。

  截至上午10时55分行动结束,浦东交警共在曹路、合庆两镇四村查获克隆出租车13辆,案件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反思 杜绝关键在源头

  近几年来,全市每年都要打掉几百辆克隆出租车,为何这个毒瘤还是割不完?沈明指出,打击整治上路行驶的克隆车只是治标,治本的关键在于抓源头。

  克隆出租车都是由下线淘汰的出租车改装还魂而来,有的大公司一年要下线几千辆出租车,其中有些就从二手车市场流入了克隆车黑市。一两万至两三万元不等价格买来的下线出租车,根据媒体记者此前的暗访,只要30分钟就能完成乔装打扮,成为一辆克隆出租车。而且,随着打击力度加大,克隆出租车的克隆手段也不断升级换代,例如更换旧车型汽车内的方向盘等配件,使其外观接近新车型的出租车,模仿得越来越逼真。

  由于地下生产线的存在,克隆出租车的“化妆品”中,不仅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顶灯、出租车公司标识等十分容易弄到,就连本不应该出现在黑市中的计价器和发票竟然都在黑市内公开叫卖。浦东交警此前在侦办一起克隆出租车司机撞死人逃逸的交通肇事案件时,就查到计价器竟然来自正规的计价器生产维修企业——两名外地来沪的维修工利用企业管理漏洞,将计价器偷出来,并且伪造了车牌号,使计价器能够打印出与克隆车号牌相符的发票。再加上真发票通过被洗车工、维修工等偷窃等各种途径流入市场,几十元一卷的价格就能买到,所以,克隆出租车越来越具有欺骗性,买克隆出租车从事黑车营运的司机也越来越多,浦东交警曾查获一名山东籍车主的名下挂着数十辆下线的出租车,就是别人给他好处费,用其名义购买后改成克隆出租车营运。因此,“出租车公司既是克隆出租车的受害人,也对其大量出现负有内部管理不力的责任”,沈明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要想杜绝克隆出租车,除了交警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更需要出租车公司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防止下线车、计价器和发票等流入黑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浦东上午查扣克隆出租车13辆
如何辨别克隆出租车
茫茫车海 想逃?没门!
新民晚报焦点A06浦东上午查扣克隆出租车13辆 2016-05-17 2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