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左右两块草坪整整齐齐,青翠欲滴,右边草坪中间是一棵粗大的桂花树,边上一圈灌木,外面围着一圈矮矮的原木栅栏,路边上还有好几盏欧式的路灯、两个圆圆的“树墩”。15号楼墙边,是一个错落有致的立体花架,月季、杜鹃、牵牛花开得正艳,配着常青藤等各种绿植,显得清新怡人,最上面花盆中间还有一个玩具狗,衔着一块“WELCOME”(欢迎)的牌子……
这个颇具欧式田园风格的小花园,是15号一楼居民“周家爷叔”的作品。“你知道吗?这块绿地,本来是堆垃圾的!”殷行街道闸一居委会主任俞美娟告诉记者。
周家爷叔大名周兴荣。去年10月,周兴荣开始“愚公移山”,翻土除草。他买来高羊茅草籽,种在两大块草坪上,又把桂花树修剪整齐,还买来栅栏、篱笆安上。草长得很快,周兴荣先是用剪刀修剪,后来觉得效率不高,又买来一台小型割草机修剪。
小区晚上光线暗,周兴荣又买来十来盏欧式路灯,是太阳能的,不用电,晚上自动照明,方便大家进出。
一开始是老周一个人默默地干,后来,20多岁的儿子小周也加入了。父子俩在门口设计了立体花架,一有空就栽种、布置。老周看到老人提了东西回来没处歇脚,又买来两只树墩形的凳子,摆在边上,十分协调。冬去春来,门前的“垃圾场”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再没有人乱堆垃圾了。周兴荣的妻子告诉记者,周兴荣其实原来不会种花,他是边干边学的,现在成了“园艺达人”。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绿植,儿子经常开车带他去浦东花鸟市场采购。为了改建这个小花园,父子俩大概花了三万多元。
这个小花园成为15号楼所有十多户居民的“小确幸”。其他居民在驻足欣赏之余,也加入到护绿的队伍中来。他们还在楼前安装了一个非机动车停车架,门前的自行车排列得特别整齐。
15号成了水电新村的“生态楼”,引得其他居民楼纷纷前来取经,17—20号楼已经行动起来了。前几天,居委会还成立了一个“绿化志愿者团队”,周家爷叔给团队捐赠了铁锹、铁铲、喷水壶等许多工具,希望大家动手,让老式小区也变得花团锦簇、清新美丽。
首席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