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有一天,我忽然觉得自己要去克服这个障碍。于是,看见狗我便站住。我站住,狗也站住。过了一会,它也就自己走开了。之后,我开始尝试“无视”看到的狗,看到就当没看到,该走路走路,该逛街逛街,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好像这样,狗也不会注意到我。
又过了很久,我会想要试着去抚摸一下狗,这对于我来说,在克服“怕狗”这个问题上向前跨了一步。于是我选择从邻居家那只乖巧温顺的狗“下手”。刚开始,我尝试和狗近距离地站在一起;然后,试着蹲下去看看狗的模样;再后来,伸手去抚摸一下狗。当我抚摸到狗的时候发现,和我想的有点不太一样。邻居家狗的毛摸上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柔软,而是柔中带一点刚。至此,我在克服“怕狗”的问题上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人对一些特定的场景或者是特定的对象都会产生恐惧,从而产生持续的、不合理的害怕和回避,我们称之为“特定恐惧症”。通常,特定恐惧症者总是尝试尽可能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场景,而这种回避和害怕的程度使日常生活备受困扰。在没有接触到这些恐惧场景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等焦虑表现,连他们自己也都认为如此恐惧是不太合理的或是过分的。
对于有特定恐惧症的人来说,可以尝试用逐级暴露的方法让自己不那么害怕。比如,一个人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图片;再去触摸有狗的图片;然后可以在他人的陪同下看看狗,触摸狗模型;之后,可以想象一下触摸狗会有怎样的感觉;最后,可以尝试触摸。
想要克服特定恐惧症,看似只有这几个简单的步骤要完成,但做起来并非易事。需要来自自我的坚定信念,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人的鼓励与帮助。
“怕狗”看上去微不足道,然而想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却不是一件小事。
梅馨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