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个性校长”还当塑造共同愿景
刘天亮
  大学校长以个性化言行而在网上走红,近年来成了这一群体闯入公共视野的一种特别方式。

  现代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是多重而复杂的,并非某一个标签能概括。上级的要求可能是治理者、教育家,教师的希望是学问家、服务者,学生的期待是解惑者、引路人,而公众的看法是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同时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很强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有调查显示,民众对于大学校长的不满与批评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官员化,二是治校不专业,三是行为平庸化。那些贴在大学校长身上的个性化标签,也是对一种稀缺品质的呼唤。人们对大学价值并不陌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大学校长都做过精彩的阐述。比如,蔡元培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强调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张伯苓推许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在治理层面,真正塑造出这样的共同愿景,难度是综合性的。从现实来看,我国大学校长的学术素养和社会影响力是一流的,但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能力储备有结构性欠缺。

  今天的大学校长可能还要降低一些姿态才能引起年轻人听的兴趣。学校领导者适度地释放个性和情感力量,对学校的组织管理文化不失为一种激励,它和制度管理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甚至可以说,制度本身也有一种形象,需要示范和引领。(刘天亮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执法越规范,安全感越高
阡陌邻声
“个性校长”还当塑造共同愿景
学习放弃
体检营销
纠错还是炒作?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个性校长”还当塑造共同愿景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