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学习放弃
曹 刚
  曹 刚

  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峰,新西兰人埃德蒙和尼泊尔向导丹增青史留名;1956年5月23日,60年前的今天,瑞士登山队站上珠峰之巅,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五星红旗头一回飘扬在世界最高峰,是1960年5月25日。

  三个历史时刻,都集中在5月下旬。又到珠峰登山季,听到了无腿老人夏泊渝四次挑战珠峰的故事。

  第一次他26岁,随国家登山队突击到海拔8600米,天气骤变,寸步难行,就地露营坚守多日,物资耗光,被迫下撤,途中冻坏双腿,无奈只能截肢。

  装上假肢,他学习站立、行走、攀登,投入魔鬼式训练,与癌症抗争多年,依然梦想着重回珠峰。

  65岁高龄时,终于等来第二次。他抵达大本营,做足准备,却传来珠峰雪崩的噩耗,多人遇难,当年所有攀登活动取消。

  66岁,他第三次上路。不料遭遇尼泊尔大地震,再次死里逃生。

  今年67岁,他第四次出发。10天前来到8750米,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接近巅峰。漫天风雪中,能见度不到1米,再度抱憾。

  41年不断挑战极限,夏泊渝的坚持感动世人,而我最佩服他的,是一次次勇于放弃,即便这次距离顶峰不足百米。追逐几十年的梦想近在咫尺,他却因恶劣天气选择回撤。此时的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如果一意孤行往前冲,他可能搭上性命,还会连累向导。

  当年,年轻的夏泊渝和队友们不甘心,在8600米高处——专业登山者也必须快速通过的死亡地带,苦守2天3夜,直到耗尽所有给养才放弃。错过了下撤的最佳时机,间接导致他在高寒之地停留过久,双腿肌肉组织坏死。

  想起一个朋友,参加马拉松,跑到最后5公里时,筋疲力尽,遗憾退赛。他说不后悔,因为知道身体的极限,当时硬撑下去,可能危及自身安全。他的人生信条是,尽力不竭力,不轻易言败,也不铤而走险。

  有时候,需要在自然面前妥协,在危难之际放弃,知难而退也是一种坚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执法越规范,安全感越高
阡陌邻声
“个性校长”还当塑造共同愿景
学习放弃
体检营销
纠错还是炒作?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学习放弃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