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纠错还是炒作?
何小手
  何小手

  收费政策取消了,伴随着张家界张北县官方公布这一消息,“草原天路”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此前外界对政策感到不可思议并展开口诛笔伐,就在前几天,有媒体评论就调侃“这个政策能扛多久?”在外界批评和嘲讽的压力之下,张北终于“朝令夕改”,剧情在很多人的预期中实现了逆转,这个过程来得如此容易,这让人反而有些疑惑,这到底是舆论压力造就的结果,还是有其他隐情?比如说,有人就认为这是当地政府借收费的噱头来炒作。

  有关收费政策的诸多不合理,此前已有不少专业或纯粹围观人士展开了分析。专业人士主要从法律角度分析政策漏洞,比如“草原天路”并非风景名胜区,并不具备收门票的资质,当地之所以用“风景名胜区”这个马甲,可谓明知政策不合法而霸王硬上弓。除此之外,更多的分析都指向免费政策的好处,比如说门票只是肥了政府,但苦了当地民众,在短时间内能收到门票,但此举伤害了“草原天路”的口碑,长远来看会扼杀它的经济效益。

  媒体评论门票政策弊端时经常提到凤凰古城的案例,前些年这个旅游景点在舆论压力之下毅然实施门票政策,导致当地人气大受影响,政府获得了门票收入,但古城内的商户收入大大减少,不少甚至被迫关门。就在上月初,凤凰古城终止门票政策,并称其为“顺应民意之举”。回头看政策的更迭,凤凰古城从门票政策获益有限,反而影响了当地的旅游形象。如今当地才知道要顺应民意,回想当初,为何还要在舆论重压之下强推门票政策,难道官方那时没有认识到民意?

  显然,时间会告诉决策者门票政策之利弊,并重新作出选择,但民众伤不起。凤凰古城的教训,放在如今的“草原天路”门票政策上再合适不过。如果真的是为发展旅游,那么张北不应该纠结是否要实施门票政策,舆论对类似的政策会有何种反应,这都大致可以预见,浸淫网络的人知道民众的喜好,官员们也不至于在判断上偏离太远。所以,张北取消门票政策,剧情逆转之后,很多围观者开始用阴谋论来解读这个事件,认为这是当地下的一盘大棋,即利用门票政策的噱头吸引关注,拿负面事件来营销,在适当的时候尊重民意,如此既纠正错误,又能扩大当地的影响。

  真相到底如何不得而知,想必即使有“隐情”,当地也不会承认。政府部门疑似通过负面事件来营销早有先例,前些年江西宜春在网上征集城市旅游宣传语,最终选择的竟是“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结果一出,舆论哗然。此后当地官员还在公开场合谈及此事,似乎有意为宜春的城市形象刷存在感。现在很多地方都试图通过网络来扩大影响,可谓利弊并存,就“草原天路”门票政策而言,其涉及的法律问题显而易见,若当地对其中的法律障碍视而不见,且不论对“草原天路”有何影响,于地方政府形象而言这多少是一种折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执法越规范,安全感越高
阡陌邻声
“个性校长”还当塑造共同愿景
学习放弃
体检营销
纠错还是炒作?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纠错还是炒作?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