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前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发出一封公开信《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章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单日阅读量超过200万,引起广泛关注。
从今天起,我们将在“两学一做·我为什么入党”栏目陆续播发不同年代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专访。通过他们的故事与感受,让我们重温党旗下的誓词,重温党的宗旨,坚定党性,高扬信念!
台上故事段子不断,台下掌声阵阵、走道挤满学生……这不是哪个学者名人的讲座,而是一个“80后”高校思政老师讲授《端正入党动机 争做合格党员》党课的情形。
授课老师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上选课系统,几百个学额几秒内被抢空;他的微博微信有10万多粉丝;原创文章《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阅读量突破200万……
真诚面对 把“墙”变“桥”
最初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为何站在了中国历史舞台中心?早期党代表中很多都衣食无忧,是什么让他们抛弃一切投身于党?……今年五一前夕,徐川写了一封公开信《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文中剖析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有身边优秀党员自小对他的思想触动,也有自己对信仰的理性思考……令他意外的是,文章竟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单日阅读量超过200万。
“学生的疑惑是思政课的难点,但只要真诚面对,墙推倒了就是桥!”徐川说。
思政课搬上互联网
问:“异地恋能长久吗?”答:“能,难。”
问:“每次给爸妈打电话感觉是为了要钱……这很不好,但是又需要,怎么办?”答:“下次不需要钱的时候多打几次电话嘘寒问暖。”
像这样的问答,徐川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条。
和一些老师“课后走人”不同,徐川把思政课堂搬到了网上。他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号“南航徐川”共有10万多“粉丝”,只要有人留言,他都一一回复,经常要忙到凌晨才睡。
简洁、幽默又在理的“答学生问”系列,让一名学生忍不住留言:“原来你是老师,我一直以为你是学生,因为你的思考角度和我们一样。”
以心换心 “我”变“我们”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在‘中国梦’的海洋里遨游,在‘四个全面’的道路上驰骋……你们觉得如何?”“一分钟视频”工作坊里,徐川正和几个学生讨论如何把“高大上”时政话题用“萌萌哒”形式呈现出来。
徐川发起“头脑风暴”,先后用超级玛丽、诸葛亮、音符等有趣元素制作《一分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两学一做”》等26部微视频,通俗易懂,受到学生追捧。
在徐川看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有千万条,最重要的一条是直面问题,以心换心,“只要真信、真爱,你就一定会找到好方法。”
“我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不为同学全心全意奉献,做不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是没有资格入党的。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那么,就不只是代表我了,而是我们!”党课结束,掌声雷动。
据新华社南京5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