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 慎思投用新理念
对上海市城建(园林)学校而言,无论是建设内容,抑或是投资规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色示范校”的创建都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事件。
“示范校”的建设从内容到内涵,几乎涉及到学校所有骨干专业,以及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专业建设方案、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既有软件建设,也有硬件建设。参与建设人员众多,既有学校老师,也有行业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投资规模数额庞大,资金使用规范要求较高。如何系统思考,协调各方,找到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值得学校进行积极探索。
作为一所市政类的老牌中职院校——上海市城建(园林)学校通过扎根行业文化,巧妙地将“重大工程监理”理念引入示范校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引入了除去学校及施工单位,具备专业权威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这一举措也使得“教育”与“工程监理”得以相会相识,最终融会贯通。
学校教学三部姜文琪主任介绍道:“将项目监理概念嫁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进程中,我们城建(园林)学校是第一家,应该也是仅此一家。”
术业专攻 掌控全局稳进度
上海市城建(园林)学校的“示范校”建设项目下辖“以市政工程专业为核心的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群建设”“基于校企共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专业建设”“项目导向、产教结合的园林实训基地建设”“双向对接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4个一级项目,每个项目均对应一个项目监理组,每个项目监理组,均设置总监1名及监理成员数名。
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工程监理项目,服务于“教育”事业的监理组团队成员,除了需要具备一流的专业素养,还必须读得懂“教育经”。经过学校多次遴选,一批由职教专家、行业专家及法律专家构成的监理组脱颖而出。
细看这些监理组成员的资料,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具备所负责的监理项目的高级职称,并且拥有在职业教育领域长期的实践积累。在这批“行家里手”的保驾护航下,学校在“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但克服了内部监管乏力的弊端,还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推进力度和速度。
精益求精 寻根溯源强策略
“在参与学校的‘示范校’项目过程中,除了担任项目监理的工作,更多时候,我更像是一名参谋及助手”,负责“园林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监理二组成员,高级工程师林小峰与我们分享起他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不同于普通的工程监理,“示范校”建设项目服务的对象并不是桥梁与建筑,而是中职学生。在“园林实训基地”工程推进的过程中,监理小组成员们以“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导向”为大方向,在保证项目进度的前提下,不断向校方提出、补充一系列极具专业性的意见,并及时上交修订报告及改进操作方案。
今冬上海遭遇罕见的极端寒潮天气,不少植物由于耐寒能力不足,出现冻害。针对此类情况,监理组成员第一时间向校方提供后续改善报告,并结合园林实训基地的树种采购情况,对专业校本教材《植物识别实训任务》提出修订意见;而在农用机械、实验器具采购方面,监理组成员则量入为出,以实用、够用为标准,为学生选取到最为适合的物品。在“示范校”项目推进过程中,监理组提供的不少真知灼见已为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大量极其宝贵的经验。
行成于思,事成于行。目前,创新已成为全社会改革进步的新常态,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能够主动作为、主动思变、主动思进,积极在教学创改的过程中不断催生新理念、新方法,谋求新发展。
上海市城建(园林)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监理制度,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创新尝试。从萌芽到初见雏形,一年多的时间,“项目监理”机制已实实在在地为学校的“示范校”建设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更让学校尝到了创新思变的甜头。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