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大面积地造林,大量外来有害生物随苗木携带进入上海,给生物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给林地保护和植物检疫工作,也带来了沉重压力。
对此,上海林业植物检疫部门从有害生物源头管理入手,着重加大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引种检疫的工作力度,尤其是造林绿化工程用苗的复检复查,严把检疫关口,防控有害生物传入蔓延。
近几年,上海林业植物检疫部门以“完善检疫制度建设”“优化检疫队伍结构”“加强疫情源头管控”“提升检疫服务能力”“推进电子信息化运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六大重点,先后制定了《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管理办法》《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管理办法》《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员工作手册》《上海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员制式服装及标志标识管理规定》《上海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
同时,本市林业部门研发了“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报检系统”、“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远程监控系统”、“上海市林业植物检疫追溯系统”,建立了上海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三级网络体系,完成了全市30个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10个植物检疫办证点统一技术、统一规范、统一设备、统一标识的标准化建设,组建了4支市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队伍,真正做到情况明、数据清、反应快、台账全。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从单一向综合、单独向合力、随机向重点、传统向信息化、被动向主动等方向积极转变,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多向合作以及对重大有害生物的联防联控。
此外,上海也成立了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也签订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约束性指标。
去年,依托南京林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全市森防人员的共同努力,开展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已完成对各区县水源涵养林、经济果林、沿海防护林、苗圃、生态片林等林地五轮调查。初步统计,病害采集标本1441份,已确定的种类有207种;昆虫干制标本数量为168盒,6321头,浸制标本近800管,经初步鉴定,隶属12目120科418种。
对于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上海也加大了监测力度。面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和舞毒蛾等有害生物入侵我市的严峻形势,加大了监测力度,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避免疫情扩散蔓延。去年,共布设美国白蛾监测点62个,挂设诱捕器92个;舞毒蛾监测点63个,诱捕器93个。目前,尚未监测到本市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和舞毒蛾等。
而对引进的林木种子与苗木,有关部门也严格检疫审批与监管,对其开展引种前的风险评估、种植地审核、检疫审批以及引种后的检疫监管。比如,为建造上海迪士尼,去年上半年,本市引入意大利和德国的大西洋雪松、欧洲火棘、紫薇、忍冬等20个品种2097株植物。这些植物一入境,就进入了被监管状态。
去年内,共受理了引种申请176份,签发引种审批单395份(国家级129批、省级266批),涉及21个国家。受理国家级风险评申请7份20种植物,省级风险评估9份62种植物,完成27种植物的省级风险评估。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