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乒乒乓乓度人生
颜志忠
  颜志忠

  我爱打乒乓,球技虽不高,小小银球却伴我度过了难忘岁月。

  小时候,在弄堂里打乒乓球,用大人洗衣服的木板搭成乒乓球台,两块砖头上横一根拖畚柄,从脖子上解下红领巾往上一盖,就成了球网。大家兴致勃勃地在这张球台上争当“庄则栋、李富荣”。球落在板缝上,突然歪掉变“逃球”,怨不得人家,你有本事也盯住板缝打。我们用的都是不贴胶皮的光板,打上去的声音“乒乒乓乓”就像木拖板敲击弹硌路。球落地向前弹,路面不平会改变方向,追过去拾球,不小心一脚踏瘪,心痛得要哭出来,只得用开水泡起来后再打。我们打的球都是拣便宜的买,如雄鸡牌、玉兔牌。最喜欢“等外品”,一角钱一只,等里等外我们也看不出,更打不出。谁要是拿来一只“盾牌”,大家都会对他肃然起敬,让他不排队先打,还故意输给他,让他摆几盘“大王”。

  刚到农村插队落户,我发现生产队附近的小学校里有一张乒乓球台,尽管很破旧,但我如获至宝,常邀其他知青去打球。一天,队长发话阻止了,说劲道应放在抓革命促生产上,干活已很累了,不许再打球。我只得服从。可过不多久,球运降临,大队党支部书记来找我,要我组织一支乒乓球队参加公社的比赛。之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乒乒乓乓”中很快过去。训练、比赛全脱产,工分照计,又过球瘾,开心啊!

  返城后参加工作。一次单位组织职工旅游,夜宿南北湖畔的一家宾馆。我走过一间小会议室,见室内置放着一张球台,台上还有球拍和球。鬼使神差走了进去,捏捏球拍,拍拍球。正苦于独自一人打不成,忽见一位女同事从门外走过,连忙叫住她。女同事也不多话,拿起球拍就打。几拍下来,我便暗暗吃惊:这位平时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姑娘,打起球来竟然如此凶狠。我丝毫不敢松懈,使出浑身解数与她对阵。一时“乒乒乓乓”,难分难解。更没想到的是,这场“男女单打”,打出个“成双”的结果:这位女同事后来成了我的妻子,一辈子“难分难解”!

  迁新居,我在客厅里铺上地砖,买了一张“红双喜”牌小乒乓球台。球台颇显多功能。女儿温课做作业,我读书写文章,一人一半;妻子在上面裁衣服;摊上台布一家人用餐,宽宽舒舒。茶余饭后撑网打起来,天天开家庭运动会。女儿高考,考试结束,男女同学一大帮来我家放松。他们不看电视不玩电脑,钟情厅里的小球台。我也聊发少年狂,握起球拍与孩子们过招。虽说他们都是校队级,无奈球台比例缩小,一时不适应,被我左转右转弄得不知所措,一个个输得口服心服。

  几年前,领导上调我到一个新单位担任工会主席。我开展的第一项职工文体活动就是打乒乓球,组织大家比赛。每个工会小组出一支运动队,党政工领导班子也组队参赛。一轮轮打下来,班子队打进了决赛,却临阵出了问题:经理外出开会,书记脚伤弃权。我一个人上场,虽赢了对手,但是对方仍以“2比1”获胜夺冠。这时,经理开会回来,书记也从凳子上站起,为他们发奖。全场职工这才恍然大悟:公司领导这是“让球”啊!欢笑声中,干群关系粘牢拉不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广告
身边的新闻
成事与成功
从上海老爸的“假想敌”聊起
我想对你说
贾似道之玩
扫一扫
乒乒乓乓度人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乒乒乓乓度人生 2016-05-27 2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