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动态/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昨在浦东开幕
从“乡下”来到“乡下”去
王剑虹
■《芦荡火种》五个阿庆嫂 祖忠人 摄
  茅善玉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沪剧的表演样式、演唱风格都比较贴近生活,进入的“门槛”不高,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这也说明沪剧的生态在不断变好。人多,我想总归力量大些,大家来关心,大家来唱、来演,对沪剧的推动是有好处的。”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 昨晚,一场汇集了上海各沪剧院团老中青三代演员的明星版沪剧《芦荡火种》在浦东惠南文化中心剧场上演,拉开了“上海的声音——第二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的帷幕。作为沪剧节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风中的紫竹调——2016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沪剧院主题展》揭幕仪式也在沪剧节开幕式当天于惠南文化中心举行,主题展中回顾了沪剧历史上的诸多精彩瞬间与几辈沪剧艺术家的璀璨风华。

  苏阿姨很开心

  走进惠南文化中心剧场,就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每一位入场者:“对号入坐哦,今天票子通通卖光的。”及至演出开始,剧场里座无虚席。老早坐在自己位子上的苏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平时虽然演出也不少,但很多是群文演出,今天有这样一场明星版的沪剧看非常开心,“希望以后能多来演演。”苏阿姨笑得很开心。《芦荡火种》是沪剧现代戏的经典之作,昨晚的演员阵容中既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参演该剧的老艺术家,也有如今不过二十出头、刚演了几年的年轻演员,共有5位老中青三代的阿庆嫂相继出场,郭建光、陈天明、沙老太等角色也都由几位演员分别扮演,集中了多家市级、区级及民营剧团的阵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老百姓最欢迎

  去年在奉贤举办,今年在浦东举办,为什么上海沪剧艺术节如此爱“下乡”?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伟民表示,沪剧本身是从“乡下”出来的,“乡下”与沪剧的关系就像鱼和水,“脱离了这一块,它的群众性就不能体现出来了,人民性也不能体现,所以沪剧节必须面向群众,只有在老百姓的当中、在老百姓家门口办,它的特色和生机才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民营团也很灵

  今年参加沪剧节的院团从去年的7家增加到今年的13家,“涨幅”惊人。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告诉记者,这些新增的队团都是民营团队,其中很多演员原来都是沪剧爱好者,比如新东苑沪剧团是由成功的企业家沈慧琴创办并亲任主演的。因为今年在浦东举行沪剧艺术节,所以浦东一下子就有4家民营剧团参与,其中海梅艺术团、宣韵沪剧团等都是今年新加入的。沈伟民告诉记者,沪剧在上海与其他剧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在民间的自发传承,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沪剧沙龙等民间团队不少于一千个,运作得比较好的民营剧团也有七八家,远远超过其他剧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目击/街拍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4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从“乡下”来到“乡下”去
让世界更多知道中国好故事
装在拷贝盒里的文化世界
名角让台好不好?
广告
新民晚报动态/文体汇A10从“乡下”来到“乡下”去 2016-06-12 2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