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部世界史上,上下几千年,纵横亿万里,个人遭遇的惨烈,“胜出”方孝孺的几无他例。
方孝孺的故里与我的老家比邻,公交车仅一站距离。近年,浙江慈溪市旅游部门将方孝孺的故里“方家河头村”修葺一新,古树、院落、老宅、老井、蛇形迤逦的石板路历历在目;然而,这千年古村已注入不少现代元素,老妪美饰,总觉别扭。近日伴上海亲朋专游,忽见村口竖一制作粗疏的方孝孺立像,左侧是一长溜明成祖朱棣“诛十族”的记详。如今,村人以忠贞刚阿的“先烈”为荣、为标志、为品牌,充分利用其“剩余价值”。614年前的那个夏天那牵丝扳藤、无一幸免地873名方姓人被“斩立决”,投狱流放逾千之众、血流成河的惨烈一幕,早就烟消云散,成为无关痛痒的“简略语”。
粗读朱棣“诛十族”的暴行,觉得颇有作为的他,竟如此处置“不同政见者”,实在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稍深入追溯始末,才生骨鲠在喉的感觉:浩然正气、蔑视权贵、一身是胆、刚强不阿……这些镌刻在丰碑上的华丽词藻都可以贴切地用在方孝孺的舌战行迹中,然而,满腹经纶的他,面对权势熏天的“胜利者”,太不冷静,为报知遇之恩,毫不顾及他人的生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言蔽之:纯属以卵击石!
朱棣原本无“诛十族”的“创新”,其所以“版本升级”至极端,实在是方孝孺的挑战促成的。朱棣面南而坐,深知方的人望,一心奢望这位可以“一烙铁烫平”舆论的大儒、前监国为己所用——方若挥毫草拟“即位诏书”,那就春江花月了。朱棣在劝说无效后,将方的亲属一一拘押在他眼前,以死相胁,然方视若无睹。朱棣使出杀手锏:“汝不畏灭九族乎?”这时,方失去理智:“便十族奈何我!”由于方的强硬,朱棣怒不可遏,立即把灭九族升级到“2.0版”——把他的学生和朋友也列入一族悉数斩杀!46岁的他则被施以磔刑(俗称“五马分尸”),画上生命的句号。
方孝孺先生,您可以“舍得一身剐”地任性顶撞您所不齿的“乱臣贼子”,但您考虑过“便十族”三字的分量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也是以命相搏、死无惧色、浩气冲天的英烈,但他只是“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没有带挈无辜的人垫背!
“千秋功罪,任人评说”。方孝孺面对暴君失却理智,全不以亲友的生命为念,轻易地以“便十族”三字以卵击石,以致酿成惨绝人寰的历史“首创”,怎不令人喟然长叹!
亲朋尽兴而返,我却为之步履沉重,心口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