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来电后,市交通委主任谢峰随即指示公投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勘处理。
上午9时25分许,记者驱车来到G15沈海高速嘉金段(桩号1300-1307)附近,施工人员已经赶赴现场。少顷,一辆超长挂车驶至作业现场。该段高速路上的一条客货车道已被隔离栏隔开,留出一段2公里左右的安全距离。远远看去,路面似乎还挺平整,可走近一看,却可以发现路面上密布着一个个从拳头到巴掌般大小不一的“坑塘”。只见几名工人师傅用大型铣刨机将部分损毁的路面铣去后,用空压机将附着在周边的灰尘和垃圾吸附干净,在铺上一层“水沥青”后,沥青摊铺机在铣刨处重新铺上沥青。最后用轮胎压路机平整路面。记者看到,一路整修好的路面即使“贴近”看,也不再有坑塘与不平整的地方。
压路机后跟随着的几名工人正往新铺好的沥青路面撒上石灰粉降温,一旁一名施工人员不时用手持数字温度计测量沥青路面温度。记者看到,液晶屏上显示实时温度为130℃。“待温度降到80℃以下后,才能恢复通车。”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一套“工序”下来,修复一处坑洼路面至少需要3-4个小时。
公投集团第一分中心副主任刘文年告诉记者,今年是上海各条高速路的“大修年”,但由于上海所有的出省高速都与G15相连,车客流量巨大,G15本身的大修工作才不得不搁置下来。
“G15日均车流量达20多万辆次。路面承载压力大,路面养护压力也很大。”刘文年说,由于沥青材料不亲水,加上前阵子黄梅天持续下雨,路面“不堪重负”,原来的“小坑塘”被进一步扩大、损坏。“路面沥青不断流失,石子松散,黏结力也有所下降,若不及时修补,坑会越来越大。”据施工方介绍,今天将完成对该段1公里范围内近百平方米的路面的修整工程。
“可别小看了这些‘坑塘’,它们可能是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刘文年告诉记者,路面平整与否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看似小小的“坑塘”实际上存在安全隐患。轮胎压过坑塘后可能会造成车辆失控,诱发交通事故。此外,路经高速的大多是货运卡车,剧烈颠簸或导致货物掉落,引发危险。另外,坑洼的路面也影响行车舒适度。“每次开到这里,都要吃几个‘弹簧屁股’。”
上海浦江桥隧管理有限公司嘉金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养护公司,他们对全长65公里的G15沈海高速采取“每天巡视,每天养护”的策略。一旦发现问题后现场填写行驶记录单,交给养护作业部,评估完成后,拟定采取何种维修方式,随后通知下属养护作业单位维修。“一般当天发现当天做,确保交通和车辆行驶安全。”
本报记者 徐驰 志愿者 王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