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球识人
梅 莉
  梅 莉

  前些年因长期伏案工作,又不喜运动,渐渐落下腰椎、颈椎炎的毛病,身上经常不是这疼就是那不舒服。有次腰病发作得厉害,竟不能直立行走,先生把我从家中扛进车里,到了医院借轮椅方能就诊。他痛心疾首,这么年轻就坐在轮椅上,别人看到会怎么想?哎,不年轻了呀,一觉已中年。

  腰病治好后,先生便在家附近的学校办了张羽毛球卡,全家每周去打球。他警告我:再不锻炼,可就废了。于是开启业余打球模式,不知不觉已三年。不得不信服锻炼的力量,现在的我哪也不疼。然而对于一个天生运动盲来说,打球其实没意思,有意思的是:与人打球。

  和女儿打球,真真受虐。女儿学校体育课选的就是羽毛球。少年好胜,一招一式杀气腾腾,置对方于死地,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得我七荤八素。接不到她古怪刁蛮的球乃家常便饭,只落得灰溜溜频频捡球的份。我这厢边捡球边咕噜,你这是“坑娘”啊,少年那厢则得意地笑,春林初盛的模样。

  跟先生打球很友爱。我打过去,他接到后再送到我球拍最容易触及的半径内,简直是“喂球”。没有激烈的扣杀,只有积极的配合,你来我往连续打一百多个球都不掉链子。

  问题是,少年功课繁忙,先生常出差,我有时找不到打球的对象,就邀请别人。

  邀过邻居夫妇当球友,两家比较熟。男邻居清瘦帅气,太太浓眉大眼,是全职主妇,这几年发福得厉害。我平时爱杞人忧天,就替邻居太太担忧,先生这么瘦又这么帅,你把自己喂得那么胖,这样好吗,做女人得有点危机感啊。

  与邻居太太打球的时候,终于感觉自己还是有点球技和体能的,因为还没打几球,她就气喘如牛,而我连续打上半个小时不喘。没打几分钟,邻居太太就要求下场休息换先生上。

  邻居先生对待女士很礼貌,打球时秉着“友谊第一,锻炼第二”的原则。但是打着打着,我发现他老走神,眼睛不时往某个方向张望。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原来胖太太怕热,从休息凳子爬到高高的窗台上坐着吹风。窗是推开的,没有护栏,打球虽在二楼,但万一不小心掉下去还是很危险。噢,原来他是担心太太呢!我发现自己真是瞎操心。

  那场球打得很愉快。

  还请过家住附近小区的一位同事夫人做球友。她来自偏远小镇,靠嫁人改变命运。我觉得她很幸运,同事为人纯良,家境不错。和她打球,旗鼓相当。中场休息,聊起天来。谁知这一聊就刹不住车,她滔滔不绝地说起围城琐事。说房子说老公说公公婆婆说孩子,说老公与她结婚前曾有短暂婚史,说女儿弹琴时,婆婆就在旁边看电视,她屡次阻止却不行,因为自己在这个家根本没有话语权……天,这都是隐私啊,我越听心理负担越重。她许是憋闷太久,好不容易找到我这个树洞,结果,不仅下半场球没打成,她还坚持把我送到楼下,再拉着我巴拉巴拉诉说一个小时。回到家,颇为后悔,浪费时间不说,还破坏了一个童话。我本觉得他们夫妇琴瑟和谐,谁知“袍子上爬满了蚤子”,更焦虑的是,还得把那么多沉甸甸的秘密给吞下,销毁,多难啊。不然,万一哪天不小心说漏了嘴,怎么对得起同事。

  都说吃饭识人,其实打球也识人,人是被细节出卖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6版:45公里双桥滨江记行/浦东篇
   第A07版:45公里双桥滨江记行/浦东篇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风尚
   第B02版:潮事
   第B03版:新视界
   第B04版:新视界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B09版:家装之窗
一座城市的温度,看它的角落
“生活挺括”
迎亲
山间一日
讲理勿忘情
看戏·烩饼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打球识人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打球识人 2016-09-30 2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