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因长期伏案工作,又不喜运动,渐渐落下腰椎、颈椎炎的毛病,身上经常不是这疼就是那不舒服。有次腰病发作得厉害,竟不能直立行走,先生把我从家中扛进车里,到了医院借轮椅方能就诊。他痛心疾首,这么年轻就坐在轮椅上,别人看到会怎么想?哎,不年轻了呀,一觉已中年。
腰病治好后,先生便在家附近的学校办了张羽毛球卡,全家每周去打球。他警告我:再不锻炼,可就废了。于是开启业余打球模式,不知不觉已三年。不得不信服锻炼的力量,现在的我哪也不疼。然而对于一个天生运动盲来说,打球其实没意思,有意思的是:与人打球。
和女儿打球,真真受虐。女儿学校体育课选的就是羽毛球。少年好胜,一招一式杀气腾腾,置对方于死地,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得我七荤八素。接不到她古怪刁蛮的球乃家常便饭,只落得灰溜溜频频捡球的份。我这厢边捡球边咕噜,你这是“坑娘”啊,少年那厢则得意地笑,春林初盛的模样。
跟先生打球很友爱。我打过去,他接到后再送到我球拍最容易触及的半径内,简直是“喂球”。没有激烈的扣杀,只有积极的配合,你来我往连续打一百多个球都不掉链子。
问题是,少年功课繁忙,先生常出差,我有时找不到打球的对象,就邀请别人。
邀过邻居夫妇当球友,两家比较熟。男邻居清瘦帅气,太太浓眉大眼,是全职主妇,这几年发福得厉害。我平时爱杞人忧天,就替邻居太太担忧,先生这么瘦又这么帅,你把自己喂得那么胖,这样好吗,做女人得有点危机感啊。
与邻居太太打球的时候,终于感觉自己还是有点球技和体能的,因为还没打几球,她就气喘如牛,而我连续打上半个小时不喘。没打几分钟,邻居太太就要求下场休息换先生上。
邻居先生对待女士很礼貌,打球时秉着“友谊第一,锻炼第二”的原则。但是打着打着,我发现他老走神,眼睛不时往某个方向张望。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原来胖太太怕热,从休息凳子爬到高高的窗台上坐着吹风。窗是推开的,没有护栏,打球虽在二楼,但万一不小心掉下去还是很危险。噢,原来他是担心太太呢!我发现自己真是瞎操心。
那场球打得很愉快。
还请过家住附近小区的一位同事夫人做球友。她来自偏远小镇,靠嫁人改变命运。我觉得她很幸运,同事为人纯良,家境不错。和她打球,旗鼓相当。中场休息,聊起天来。谁知这一聊就刹不住车,她滔滔不绝地说起围城琐事。说房子说老公说公公婆婆说孩子,说老公与她结婚前曾有短暂婚史,说女儿弹琴时,婆婆就在旁边看电视,她屡次阻止却不行,因为自己在这个家根本没有话语权……天,这都是隐私啊,我越听心理负担越重。她许是憋闷太久,好不容易找到我这个树洞,结果,不仅下半场球没打成,她还坚持把我送到楼下,再拉着我巴拉巴拉诉说一个小时。回到家,颇为后悔,浪费时间不说,还破坏了一个童话。我本觉得他们夫妇琴瑟和谐,谁知“袍子上爬满了蚤子”,更焦虑的是,还得把那么多沉甸甸的秘密给吞下,销毁,多难啊。不然,万一哪天不小心说漏了嘴,怎么对得起同事。
都说吃饭识人,其实打球也识人,人是被细节出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