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上海客运消费投诉增势明显,其中“网约车”诉求有所升温。而来自有关媒体的报道,在黄金周期间,申城交警发现部分网约车违法停车情况比较突出,在查获的违法停车中有70%是网约车。在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网约车如何走好下一步呢?
乘客: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个月早高峰时,我叫了一辆网约车,送宝宝去静安寺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当时高架堵车,这位司机主动跟我说,帮我选择一条不堵的路。”王女士说,“我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但没有想到,这位司机竟然绕到了徐家汇,当时的车费达到了120多元,而平时也就是60元钱。虽然最终通过投诉平台,拿回了多付的车费,但是宝宝上课还是迟到了。”
类似王女士的遭遇,其实许多乘客都遇到过,大多数网约车司机主观上并不愿意绕路,但由于上海路网复杂,许多新手网约车司机不熟悉道路,仅仅依赖导航和乘客指路出行,常常出现开错路、绕圈等情况,最终往往由乘客买单。
“我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和服务。”李先生说,“当初各大网约车平台的烧钱补贴大战,确实让我心动,但是补贴停止之后,我在选择上可能更倾向于服务。我曾经乘坐一辆网约车,刚上车就发现汽车发动机不正常,结果汽车在半路还熄了两次火。”
当然,网约车平台的GPS服务也为许多乘客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每次我帮父母叫网约车,就通过手机上的APP来观察车子的行驶轨迹,这样就可以提前去接他们。老人们有时候不舍得叫车,我就说车费已经付了,他们也就不得不乘了。”
司机:赚的也是辛苦钱
在坊间,流传着网约车司机的财富神话——有司机连开48小时,挣了4000元;有媒体报道,一位杭州的网约车司机,用8个月时间,赚了80万元。然而,事实远比传闻残酷。
“我原本是开出租车的,后来改行做网约车。”李师傅说,“一开始平台有补贴,钱还是很好赚,但最近这段时间补贴取消之后,生意实在不太好做,自己早上6点开始出来‘接单’,一般要做到晚上11点回家,因为我现在使用的网约车平台的满单奖已经提高至每天26单才能获得额外奖励,同时早晚高峰时段的补贴奖励也大幅减少。这样的补贴方式加上平台扣除20%多的扣点费后,我们基本就赚不到钱了。老婆看了很心疼,说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也在想是否应该改行。”
今年春节之后,不少网约车司机明显觉得补贴慢慢减少了。比如,以前全天2倍的奖励,逐渐变成高峰2倍,平峰1.8倍,紧接着,高峰1.8倍,平峰1.6倍;完成固定单数的成单奖也在下滑,20元20元往下降。相比之下,一些正规出租车企业的网约车平台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王师傅原先也是在某商业平台上从事网约车工作,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转到了大众出行的网约车平台开GL8商务车。据王师傅介绍,虽然黄金周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大众平台提供了不少高质量的客户,特别是像一家人去迪士尼之类的。
而从大众出租转到大众出行网约车的戚师傅则觉得现在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我们现在开车都是自己买断的,相比原来交份子钱,现在我们的经营模式,更能体现出司机的能力。加上平台上的优质客源,我觉得虽然辛苦一些,但还是能够赚到钱。”
专家:技术不是全部
“网约车是在‘互联网+’这样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业态,但是技术不是全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但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要真正起到承运人的职责,在确保乘客舒适体验和乘坐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出行的智能化。
今年4月26日,上海海博出租500辆出租车直接加入滴滴平台。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专车平台与传统出租车并非水火不容,与海博合作是一种“互联网+交通”全新模式:线下的车辆、司机和运营资质由海博负责,线上的订单派接、用户运营、支付等由滴滴出行负责。
大众出行总经理袁栋梁表示,通过大众出行平台叫到的车,无论是出租车还是约租车,都遵循“正规车,正规人”承诺,确保每一单业务有迹可循、有案可查,用户的任何投诉,均可通过24小时电话热线,由专业客服提供帮助,平台为每位乘客均提供承运人责任险和客人意外伤险。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仍是唯一一个把80%的出租车司机连接到互联网的国家。专家指出,网约车已经到了告别“野蛮生长”的阶段,该有的规矩,都该立起来。有了规矩,才能长远发展。一项最新的技术可以在一年里被覆盖数次,但是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为乘客提供安全、高效的出行,这样所产生的用户忠诚度,不是通过补贴和价格战能够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