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网约车监管应是“全链条的”
金志刚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网约车出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约车已跨过“横空出世,契合需求;疯狂增长,暴露问题”前两个步骤,现在已到了“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的阶段。如何监管?专家指出,对网约车的监管应该是“全链条的”——从事前的准备、准入,到事中的服务、保障,再到事后的反馈、追责——缺少其中任何一“环”,网约车都会出现“掉链条”现象而无法规范发展,最终非但无法让老百姓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反而受其累、受其害。

  事前准入 “网约车”合法≠“私家车”合法

  网约车最近频频被吐槽,其中最揪心的莫过于多起安全事件。这就绕不开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问题。虽然由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今年7月共同推出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身份,但其前提仍是设定了驾驶员和车辆准入条件,且需按照规定取得相应资质。

  从最基本的概念来说,“网约车”合法≠“私家车”合法。本市交通执法部门今年仅在虹桥枢纽就已查处了520辆非法运营车辆,其中私家车有366辆,占比超过七成。专家指出,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才能从事网约车运营业务,这是底线,也是目前来看预防各类网约车恶性事件的有效办法之一。

  就网约车平台来说,必须取得运营资质;就车辆来说,应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购买营运车辆的保险,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且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定期车辆检验;就驾驶员来说,应满足无交通肇事犯罪记录、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等条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做不到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就无从保障。

  事中管理  杜绝违法和无序才不会“掉链条”

  目前市场上,或者老百姓口中,对于“网约车”的概念其实还是一片模糊:经营模式有B2C,也有C2C;种类有快车、专车、顺风车等等。但从今年7月底出台的国家层面的网约车新政可以看出,网约车其实应该算出租车的一种,它与巡游车一起构成出租车的两大分支,但现在网约车远远没有达到传统巡游车那样有统一规范的要求。不少专家都认为,网约车应像现在的巡游车一样有一套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就拿交通违法来说,上海交警部门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查处的违法停车中,约七成是网约车;同时,在市民群众通过视频举报平台向交警部门提供的相关视频中,也有很多网约车的违停行为。多数网约车驾驶员辩称,并非自己要违停,只是在乘客指定地点或导航定位位置停车,没有考虑是否可以停车的问题。此外,交警在查处中还发现,有网约车司机明知违法,仍有开车中打电话等情况。专家指出,现在绝大多数网约车司机未经培训,遵守规则意识欠缺,如果不加强管理,则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事后追责  投诉监督平台必须畅通公正高效

  据媒体报道,2016年3月26日深圳滨海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两名男子受伤,涉案的两名滴滴司机存在多项交通违法,包括涉嫌酒驾、撞人逃逸、事故骗保、见死不救等;2016年4月,四川周女士在使用优步软件叫车,上车后发现司机绕路,提醒司机后反而遭到辱骂,最后乘客被扇耳光。

  有人可能会说上述两个事件“是少数、是极端”,但经常叫网约车的乘客肯定遇到过司机故意绕路、导航错误开错路、司机态度非常不好、拒载等“不极端”的“小事”,可是目前网约车领域连相对畅通、公正、高效的投诉监督平台都没有,尤其是优步,乘客对服务不满意、有纠纷,连个服务投诉电话都没有,只能在APP上操作或邮件往来。专家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投诉监督平台,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第三方机构管理,对市民和乘客的投诉举报内容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乘客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

  此外,在目前的舆论场里,似乎有了一种“思维定势”:网约车就是好的,传统巡游出租车就是坏的;网约车代表了新科技、新经济、新文化;政府要求网约车规范经营,那就是“打压”互联网创新精神、共享精神,就是计划经济的思维附体。其实,真正错误的是那些想让网约车“无拘无束”的观点,对于网约车乱象,不加大整治力度,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福彩专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B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赢得市场,不能光靠技术和补贴
对网约车监管应是“全链条的”
平台应担负更多责任
新民晚报要闻A02对网约车监管应是“全链条的” 2016-10-08 2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