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洋泾中学语文教师陆晨虹表示,上海语文界有个通行做法,叫做“跟着课本游绍兴”,一般会在绍兴住上一天,吃吃茴香豆,走走百草园,这样的体验是只读鲁迅文章所完全得不出的。高一去绍兴,高二去南京,这在本市的很多高中已成保留“节目”,被列为社会实践的必修课,很受同学们欢迎。
日新实验小学副校长徐为说:“我校五年级的秋季实践活动是攀登西天目山,结合自然科学课的内容了解植物种类、制作树叶标本。五年级的春季实践活动则是去绍兴和苏州考察文化名城。走出上海,可以让学生与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亲密接触,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同样,在闵行中学校长何美龙看来,由于中国的中西部差距很大,上海又属于国际大都市,如果不走出城市,眼界不开阔点,那就很难辨别清自己所处的城市位置,很难真正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也很难真正认识国情,从而激励报国之志。
据悉,“不得出省”的禁令,其实早已被基层学校突破,上级部门也大多睁只眼闭只眼。老规定一直不得解禁,主要原因还是担心出安全问题。为此,《意见》要求学校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开展研学旅行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何美龙说,原来的禁令已经出台近20年,当时的交通保障、生命安全教育等还很薄弱,现在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再囿于以前的规定而固步自封,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