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位注册为“大师”(Master)的神秘用户出现在网络围棋室,悄无声息地收割中日韩的顶级棋手,直至围棋界排名世界第一的柯洁。“棋圣”聂卫平等名宿也被击败。在众说纷纭中,谷歌终于承认,“大师”就是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AlphaGo)”。
自去年“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就呈现出欣喜与恐惧的双向性特征。确实,“阿尔法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飞速进化了,唯一阻止其连胜的竟然是因网络不稳而导致的自动和棋。这意味着它的智能已经足够强大。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火焰既能帮我们取暖、煮饭,同样也能毁掉我们的房子。如果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点,生命伦理该如何面对?更进一步想,如果无需劳作就可得到快乐,如果古典文学败给机器文学,如果深入思考的本领退化,人类存在的价值究竟为何,谁又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
使用工具的人,自身也会被工具所绑定。当我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问计于云端,师长的传承也会迅速缩水;当我们幻想通过推特就能执政,甚至把五十年后的国际秩序安排交给算法,“大同世界”会变得难以辨认。越接近人类命运的路口,越需要提紧技术背后的那根线。为获得改造世界的强大能力,如何尽量避免付出更多代价,这是人类需要清醒认识的问题。(宫梓铭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