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的生命
——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修晓林

  38.金点子

  编辑与作家的情感,在点点滴滴、些些微微、种种般般的小事中,宛如蜜蜂辛勤采撷花粉,一旦形成了精心酿制的蜂蜜,那甘甜的味道,那丰富的营养,就是“自然天成”的收获和享受。

  1997年初,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教育会堂举行残雪作品研讨会,陈村与十几位作家受邀出席。他在发言中说自己刚完成一部长篇小说。晚餐时,我就有意识地与他坐在一起,身边还有我社的魏心宏和《十月》的洪清波等人。我问及陈村这部长篇写的什么内容,陈村回答我:“我给它起了个怪名字,鲜花和。过几天你到我雁荡路家来拿稿子。我拷个优盘给你。”我心欣喜!一切都是不用多说,理解贯穿心灵,情感打通一切。

  这年十一月,作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界文库”之一的长篇小说《鲜花和》出版,立即引起了评论界、读者群的不俗反响。在这部别出心裁的小说中,陈村借助一个中年作家的眼睛,通过他和情人、朋友、女儿的关系,描述了一个都市在家男人的兴奋和困窘。在女权兴起的背景下,小说对男女之间的角色对比,金钱和生活,情欲及工作,给以男性目光的审视,令人在可笑中感觉到惶惑和无奈。小说描写的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但对都市的各色人等有所瞭望。小说叙述的,虽然仅是这一个家庭的故事,但对其他的家庭也是感性的参照。小说所用的是男性的视角,但对女性也不失为一次罕见的提醒。它以随笔化的结构,自言自语般的说法,为当下的社会立此存照。知名图书策划人黄集伟,以他的独到眼光和精准评价,在《南方周末》撰文评价此书:“《鲜花和》依然离小说远,离杂感随笔近;他在一个非常简单的人物关系框架中,将各种混乱、暧昧、热烈、甚而强烈乃至于异常琐屑的感想冶炼于一炉,说得更直接,当把《鲜花和》看成是一个无主题长篇随笔后,阅读便有可能成为一个散漫而愉快的过程;鸡零狗碎,可鲜活生猛;乱七八糟,却妩媚尖锐。站在《鲜花和》后面的陈村,已经将他的笔触伸向今天城市生活的人群,恭喜了。”

  陈村在《鲜花和》的扉页写道:晓林兄惠存,这是我们愉快的合作,来日再作。由于这本长篇小说的出版,我经历了广播电台读书频道、作家、评论家、编辑在电台专题节目中的“四方会谈”,也感受到多少编辑同行投来的羡慕眼光,我也由此成为媒体记者追踪采访的对象。那天,在淮海中路香港三联书店的签售现场,眼见得陈村低头伏在桌面上,不停为读者签名,我又是充分感受到了“为人作嫁”的光荣与自豪,正如陈村在那篇《记修晓林》中所写:“《鲜花和》出版后,他比我还忙,努力为书做宣传,陪我去大学讲课,去书店为读者签名,看到三个小时卖了五百本,比我还高兴。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这个高兴便是给他的唯一报偿。”

  陈村有一个凡人难以比就的硕大脑袋。那里面装着的,不仅是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感悟,还有鬼精灵般的诸多金点子,更包含具有先见之明的聪明和智慧。在大多数人还搞不清楚互联网为何物时,陈村已经开始上网冲浪。他见证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成长,也用作家特有的视角,感受着网络给中国社会以及文学带来的影响。还是在1992年,陈村就已经开始用电脑写作。那时,他就在中华读书报发表谈及电脑时代将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的长篇文章,而那时,大多数人当然还包括我,整个儿是个“电脑盲”,完全不知道几年之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将会与电脑融为一体。“电子邮件”的名词和英文“Email”的读音,我也是第一次从陈村口中听到。“你们编辑,将来离不开电脑的。”陈村继续用他的前瞻眼光给以我电脑启蒙:电脑具备五个工具的功能,生产工具——写作,健身工具——手脑并用,延迟脑子老化,游戏工具——玩玩电子游戏,使童心永驻,开发智力工具——孩子们也用电脑,培养他们的智力,而上了互联网后,就是获得信息资料的第五个工具。但是因为没有感性体会,这脑袋中的“网络瓶塞”还是没有被开启。直到三年之后的1991年,我开始上手电脑操作后,才切身体会到陈村远见眼光的可贵之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道:这个平时轻易不出声、心里却是样样明白的人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话题
   第C04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资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巧克力的甜蜜与“原罪”(上)
文学的生命
小店开张三周年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5文学的生命 2017-02-04 2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