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官员不受欢迎
恰武什奥卢原定于11日前往荷兰鹿特丹参加集会并发表演讲。但荷兰外交部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以“公共安全”为由取消土耳其外长的飞行许可证。不仅如此,荷兰方面至下而上都表示,不欢迎土外长在荷兰进行造势活动。荷兰首相吕特出席欧盟峰会时甚至向土耳其外长“喊话”:“我们知道你要来荷兰,但是请别来!假如非要来,我们不会派司机,不会派陪同人员,不会给予任何支持。”
除了荷兰,土耳其官员近来在其他欧洲国家也不太受欢迎。恰武什奥卢7日访问德国,原计划在汉堡演讲,但当地政府以“消防措施不到位”为由撤销了场地使用权。最终,他不得不改在土耳其领事馆内演讲。2日,德国西南部城市加格瑙也撤销了土司法部长博兹达的见面会场地许可。奥地利内政部长近日表示,奥地利正在起草一项法律修正案,阻止他国政治人士赴奥地利从事竞选活动。
双方都在敏感期
欧洲目前对土耳其的态度首先与欧洲整体面临“选举季”有关。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表示,今年欧洲多国将进行大选,国内政治较为敏感,特别是公开反穆斯林的民粹主义势力不容小觑。二战后土耳其对欧输出大量劳工,不少拥有投票资格的土选民生活在欧洲。以荷兰为例,全国1700万人口中有130万人有双重或多重国籍,其中31万人有土国籍。因此,在荷兰看来,土高官近期赴欧拉票,易被民粹势力利用,进而影响荷兰国内选情。
其次,这样的外交纠纷也与土此前一系列政策引发欧洲不快有关。李伟建指出,去年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欧洲和土耳其关系趋冷。欧洲国家多不赞同埃尔多安政府借政变发动对持不同政见人士的清洗。土耳其将于4月16日将就是否批准有关将土耳其从议会制改为总统制的宪法修正案举行公投。如果公投结果赞同改为总统制,就意味着将赋予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更多实权。“许多欧洲国家并不欢迎这样的变化,将其视为土耳其民主的倒退。”因此,欧洲多国对土政府在海外开展有关扩大总统权力的公投宣传很不满。
尽管荷兰和德国都显现出对土强硬的一面,但它们的态度还是所有不同。李伟建认为,相对于15日即将举行议会选举、右翼势力又占据领先优势的荷兰,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较为谨慎。因为德土利益纠葛更深,特别是在难民问题的合作方面。土政府早先放话称,如果欧盟不履行难民协议,土耳其将敞开大门让难民借道进入欧盟。这对饱受难民问题困扰的欧洲诸国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关键看修宪结果
尽管以难民问题作为筹码,埃尔多安政府也不会让土耳其陷入真正四面楚歌的境地,不会脱离土原有的传统地缘政治优势。“事实上,它对欧美仍有所期待。”李伟建指出,新形势下的土耳其与欧洲关系,乃至土耳其对外关系仍未调整到位。目前来说,最大的看点是埃尔多安政府能否修宪成功。因此,欧洲不少国家对土耳其仍处于观望之中,将根据公投后的走向调整政策。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