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每一帧都美到想让人歌唱祖国”——~~~
“每一帧都美到想让人歌唱祖国”——~~~
“每一帧都美到想让人歌唱祖国”——~~~
“每一帧都美到想让人歌唱祖国”——~~~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帧都美到想让人歌唱祖国”——
《航拍中国》缘何走红
孙佳音
  “给大家看到前所未见的中国”《航拍中国》开播前,三十五岁的总导演余乐许下豪言。如今,第一季六集播完,这个从没有过大型航拍作品的年轻人,似乎真的做到了。

  《航拍中国》鸟瞰神州,拍出了许多我们从不曾意识到、更不会见识到的美景。根据CSM全国网数据,《航拍中国》播出期间,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的收视率较以往增加一倍,挑剔的豆瓣网友给出了9.4的高分,更有观众直呼“每一帧都美到想歌唱祖国”。

  为何如此好看,又叫人感动?余乐谦虚地说:“视野上去以后,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审视土地的高度不一样,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

  调研扎实 航拍无限美

  目前播出的第一季,包括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虽然只有6集,却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出动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全部配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清4K摄像机,总行程接近15万公里,相当于绕了赤道4圈。为了多方面呈现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不同景观,摄制组在拍摄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每个省都整理出一本厚厚的拍摄目标书。正式拍摄从2016年3月下旬开始,六支团队分赴六省、市、自治区。从春天的斑斓、夏天的蓊郁、秋天的金黄,拍到冬天的雪白。导演组直到2017年1月份才拿到最后一批素材。

  在余乐看来,航拍解放了以往拍摄的空间局限,“你会觉得世界无限大,自然无限美。”《航拍中国》采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他解释说:“直升机各种高度、各种角度都能拍摄,不仅可以悬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拍摄速度;而无人机更灵活,能拍到更生动的细节,以及飞往更危险的环境。”在海南篇中,无人机镜头贴近地面还原了海滩上爬行的微型蟹;而在新疆篇中,壮美河山则由直升机完成拍摄。

  生动亲切 弱化播音腔

  “飞行器这个闯入领地的不明物体,或许是个不错的假想敌,但要追上它的速度,老虎还需要多加努力。”极富磁性的男中音娓娓道来,配上无人机极近距离捕捉到的老虎画面,观众感觉身临其境的同时,又不禁莞尔一笑。与以往纪录片沉稳华丽的解说声线不同,《航拍中国》的解说亲切而有活力,文案细腻生动。“我们想把这部纪录片打造成一个‘空中旅程’,无论是解说、文案还是设计皆出于此。”余乐表示,项目成立之初《航拍中国》的定位就很清晰——面向大众,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我们在设计中反复思考,播放节目时每位家庭成员最有可能的感受。”于是,总导演在与解说员沟通时,首先提出的一点就是声音要能带给观众旅行的感受,增强交流互动感,弱化播音腔。在文案设计上,《航拍中国》撰稿组采取与观众平视交流的姿态进行撰写,做到有细节、有趣味、有记忆点。负责文案的编导团队,年龄涵盖70后至90后,从最初经过调研和精选后形成的15万文字素材,到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六七千字的旁白,每集文本至少进行了近十轮的调整。

  耐心等待 无畏困难

  开着直升机去航拍,看起来是一件,炫酷到极致的事情。但非有智力、精力、毅力,绝无法拍出那些不易见到的景象。大半年的拍摄,给余乐感触最深的是等待。往往,等待合适的光线可能需要一星期的时间。在拍摄新疆赛里木湖时,湖区气候多变,停机点连续3天风力都在10级上下,不要说拍摄,起飞都成了一种奢求。摄制组每天只能在现场等待观望,在瞬息万变的天气中寻找最佳的起飞时机,最后终于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进入湖区西北侧的山区,飞上海拔6000米的高度,与冰川比肩,穿云而过,赛里木湖全景一览无余。

  除了漫长等待,还有各种困难。比如,在高空拍摄的摄影师,需要带着氧气罩工作。飞机的剧烈抖动,使得他下来之后,手上的皮都掉了一层。比如,在拍摄黑龙江雾凇时,在零下30℃的黑龙江雪乡,受到低温的影响,飞行器的电池续航能力明显下降,为此摄制组钻研出利用汽车供电焐热电池的方法。余乐回忆:“原先只能飞5分钟的无人机,处理过电池后能飞10分钟,终于在光线角度俱佳的情况下拍到了雾凇奇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从南国正春,到冰雪天地,在缺水、高温、风沙等等的威胁下,摄制组一次次挑战着生命禁区,一次次拍到了每一帧都像山水画的大美中国。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56元钱够你 “陪跑”贝多芬
《航拍中国》缘何走红
《月光》压轴发力 小琴童打拍操练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2《航拍中国》缘何走红 2017-03-13 2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